村官演义(01-04)
第(13/16)节
说,这么翻得土地,生土翻上来了,地发凉,庄稼肯定减产。结果他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分子,在批斗中群情激愤,不知被谁将其肋巴骨给打折了三根。多年后的科学论断和实践证明,这老农的说法是对的。然而,给他平反是不可能的,为啥?你明白。像这种事,时有发生,很是平常。最常喊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场秋翻地运动,规模广泛、声势之大,在全县历史上罕见。县直机关各单位、各社、镇、各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公社直属机关各部门,停产停工和停课。
无论男女老少,上到柱棍的、下到懂事儿的,能参战的去前线、不能参战的搞宣传。做到人人出力,个个受教育。见面说话离不开“秋翻地”、吃饭睡觉想着“秋翻地”,一切为了“秋翻地”。一直折腾了十五天才息鼓收兵。在运动中,各群团组织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应有的作用,妇女联合会为配合x的中心工作,成立了“半边天战斗队”、镇团委成立了“青年突击队”、武装部组织基干民兵成立了“敢死队”、镇教委组织中小学文艺骨干,成立了演出队为“一炼一挖”运动大军开展战地汇演,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组织了“战地救护队”服务在第一线。人们的思想、行动空前的高度统一。
肖书记的这种带有军事色彩的地方活动,深受同是军人出身的县委文书记高调肯定和推广。全县现场会在这里隆重召开,肖书记说:“大炼钢铁、大搞秋翻地这两项运动,上级明确要求,必需深入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巨大能量和潜力,全民齐上阵人人争先锋,为夺取这两项运动的最后胜利,南屯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肖文礼同志,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协调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他工作认真负责,敢于创新,落实县委决议、号召,态度坚决、行动果断、硕果辉煌!是值得全县各级干部认真学习的。
紧接着,上级又下来新的指示,要大搞一次干部与群众“鱼水关系”的再教育活动。各级政府的干部要深入农村,与广大的贫下中农群众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三同活动。响应伟大领袖xxx的号召:“——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肖书记、项镇长经过一番研究,将全镇分成四大片(按地理方位),一般干部包生产队、副职领导包生产大队、x委成员的副职领导包片。
规定,每个干部每月驻村二十天以上,特殊业务、会议情况除外。要求下乡干部一律自带被褥、洗漱用品、简单换洗衣服、药品等。一律吃派饭,每人每顿交四两粮票一角钱人民币。
正式的国家干部吃的是“皇粮”,凭着粮食供应簿到粮店就可以支取粮票。
而那些“亦工亦农”半脱产的干部,麻烦事就太多了。为了换取粮票,先从家里把皮粮拉倒十几里外的粮库去检斤、验等级、化验水分、开票、皮粮换算细粮、最后才可以拿到地方粮票。还得在机关财会处预支当月的工资,再到供销社柜台兑换零钱。
4全镇机关干部、镇直属机关干部合计129名,编制内的95人,以农代干34人。肖书记以前期的“精神食粮”为动力,抽调80的干部投放到一线生产大队、小队去“三同”。这样,全镇每个小队基本都有一名镇干部在同人民群众搞“三同”。镇机关只留秘书、财会两人守摊、接听电话、处理业务。镇直机关也只留一人看家,应付业务。这样做,既可以给他们压担子、又可以出工作效率,也锻炼了干部们的工作能力。更突出的落实了上级提出的“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
肖书记经过半个多月的工作实践,经过与生产队社员座谈,广大社员一致叫好,反映强烈。这更加激起了他的信心,他深感当初的抉择是对头的、及时的、正确的,更是完全必要的。他决定总结一下这段工作,写个材料,报县委。可苦于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只能求助包村干部、妇女主任姜小兰
第(13/1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