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制使大闹村店,林黛玉抛父扬州(小修)
第(3/5)节
教头。兄弟二人自小殊途,一个只爱耍枪弄棒,一个只爱诗词歌赋,自林父去后,如海便辞别堂兄,只身下江南来。
不多时日,林如海便魂归九天了。那黛玉才为母亲守丧,旧症未愈,又为父亲戴孝,本就怯弱多病的,如今哀痛过伤,更是日日洒泪。叔父林冲又送来书信,问她何时上北方来。黛玉没奈何,服满孝期后,便带了贴身丫鬟雪雁与几个林府心腹登舟而去。谁想等到弃舟登岸时,竟传来林冲刺配沧州的消息。那林冲休妻而去,也别无亲眷,岳父一家早回乡去了,教黛玉流落在这陌生的河南,当真是无依无靠。黛玉只得暗叹时乖运蹇,无可奈何,与雪雁在河南胡乱住了些时月。
等到冬季时,突然听得林冲落了草,正在梁山泊上,又书信一封:“现今也算定居,只是难以过活,虽不忍心教贤侄女一同上山受累,但也实在无去处,若不嫌弃,可来梁山泊完聚。”那黛玉当下如晴天霹雳一般,显些晕死过去。当晚心事重重,哭了一夜。
次日,把雪雁叫来,哭道:“好姐姐,我父母去世,又无姊妹兄弟,流落至此,只有你始终不离不弃。如今我走投无路,只得随叔叔上梁山。我把家产分与你,好有个出路。你模样不差,又有技艺在身,十分持家,日后许个良人作丈夫,平安喜乐地过活,可别教我担忧。”
雪雁也哭个不住,道:“我便是死了都是林家的人,是姑娘的人,姑娘莫非是嫌我累赘,要将我抛弃?”
黛玉道:“好好的,说什么死不死!想我自小不敢做错一件事,走错半步路,唯恐失了体面,玷污林家世代书宦的门风,如今时乖运蹇,只得投入匪籍,往后林家落得他人耻笑,也只怪命数如此。我一人无脸告慰先祖就算了,哪有拖累你的道理?你平日是伶俐的,难道不知上山的代价么?若非走入绝境,谁愿落得个匪名,把父母遗体玷污?哪有良民不做,反倒赔上一生,去做土匪的道理?你别再说了,从今以后,你便不是我的人,你只是你。”一面哭着,一面去给她收拾金银细软。
那雪雁跪道:“雪雁出身贫寒,家里将我贱卖,幸得姑娘不嫌,以姐妹相待。姑娘的大恩大德,雪雁终生难忘,以后如有还恩之日,定当竭力相报。若不报大恩,愿死于万刃之下!”说罢,两人又相抱着哭了一阵。
那雪雁得了黛玉几分家产,招赘了丈夫过活,两口子做些买卖生意,倒逐渐风生水起,做了一方大户,此为后话。
且说黛玉托人雇了轿夫和镖师,又送走雪雁后,便上了矫,往梁山泊去。途中路过一个村店,便想买几坛酒来,一并送上山,权当与林冲的见面礼。不想如今被杨志这么一搅,皆付诸东流,焦急之时,不免想起自己的身世和这一路的坎坷来,心中益发动了气,怎一个委屈了得?何况现下如何收场?难道步行去梁山泊不成?
黛玉下了轿子,左思右想,也没想起个主意,不禁滚下泪来,便往旁边丛林走去,独立在树阴之下,幽幽怨怨地抽搭着,惹得林里一时纷乱。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竟引得花溅泪、鸟惊心,那附近的草木砂砾都为其美貌而肝肠寸断,树苔夜露俱不忍再听,宿鸟栖鸦都忒楞楞飞起远避,舍不得见她难过。
黛玉正自啼哭,忽听背后传来声音,一道高大的人影盖了上来,淹没了她。她心下一惊,转头过来,只见方才那个青面大汉正立在身后。这一回头,两人都见着彼此。林黛玉禀气柔弱,经不起惊吓与压迫,登时浑身失力了。杨志依然不搭话,只是脸色愈加阴沉,把刀柄抵在她腰间,低声道:“跟我过来。”
林黛玉只当他转变主意,依然要杀人埋尸,不由得又鄙又怕,连腮带耳都飞红起来,又竖起两道罥烟眉,瞪了一双含露目,指道:“你不是说两清了吗?大丈夫说话,却又翻悔?这便是你要的好汉之名么?也罢,你勒死我。”杨志冷笑道:“好。”黛玉道:“只一件事,希望你放过那些下仆,他们护送一趟,挣点儿碎钱,实在无辜……”
那杨志忽然性情大变,将她摁倒在草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