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物览胜
第(3/10)节
母壶加满水,将二者继续叠放在一起,用小火慢烧,直至母壶里的水再次滚开,就可以喝了。
土耳其人倒茶的手法很有讲究,先在茶杯中放入方糖,在杯口放上一个过滤网,方便网住零星的茶叶碎末,然后把子壶里的茶水倒入一半,再倒入母壶中的开水。一般有经验的泡茶高手,能调配出浓淡适中的琥珀色红茶,既赏心悦目,又芳香扑鼻。在土耳其东部有些地方,人们喜欢在饮茶之前把一种较硬的方糖放入口中,而不是将方糖加在茶水里。
土耳其还有一种最常见的玻璃茶杯,呈直筒形状,但中间略略收细,宛如一朵亭亭玉立的郁金香。这种玻璃杯拿着比较方便,不管是在普通小店和餐馆,还是高级宾馆或者政府机关里都很常见,极易给人带来一种不分贵贱、有茶同喝的微妙感觉。
子母壶及红茶
咖啡的待客之道
喝上一杯纯正的土耳其咖啡,你的嗅觉和味觉从此不会忘记那种满室生香的醇美;见到土耳其的咖啡壶,你的心里更会疯狂长草。不妨挑上一个咖啡壶,兴高采烈地捧回家,为自己煮一杯泡沫丰富的香浓咖啡,幸福的感觉顷刻间便会盈满心间。
◎与咖啡结缘
据说咖啡的原产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咖啡的名称就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加法城。后来,这种芳香的植物逐渐传入阿拉伯世界,阿拉伯半岛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时,也门出产的咖啡便经由阿拉伯传入伊斯坦布尔,接着再由奥斯曼帝国的使节们传到英国、法国、威尼斯等地。
16世纪初,伊斯坦布尔的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男人们喜欢聚集在这里,谈天说地下棋娱乐,或是借着表演皮影戏来嘲讽、批评当时的新闻政事。那会儿,人们戏称咖啡是“棋手和思想家的牛奶”。
17世纪中叶,土耳其咖啡成为奥斯曼帝国宫廷庆典仪式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宫廷里烹制咖啡的人地位很高,每天在40多个助手的协助下为苏丹制作咖啡。后宫和贵妇也把制作正宗土耳其咖啡作为必修手艺,那时候,男人甚至会以咖啡味道来判断煮咖啡女子的操行。尤其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姑娘会小心地呈上一杯咖啡,男方家人可以借此观察姑娘本人,对其体态、面貌、修养各方面做出评判。
咖啡屋门上的雕像,一位穿着土耳其传统服装的男人从一个小男孩手里接过一杯咖啡。
土耳其的咖啡
经过多年的发展,咖啡跟红茶一样,现已成为土耳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便在商店购物,不管买卖是否成功,店家都会给顾客敬上一杯咖啡或红茶,以浓浓的香味展现自己的诚意。
◎煮咖啡的小技巧
正宗土耳其咖啡的制作其实并不难,但掌握其中的技巧也不太容易。先将烘焙好的咖啡豆研磨成粉状,装入咖啡壶中,加上冷水、糖,稍微搅拌一下,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就可以上炉烹煮。制作时需要注意的是:咖啡豆一定要新鲜而且磨得够细,才能煮出丰富的泡沫;咖啡豆与水可以按照1:10的比例加入;煮的时候用小火,不要一直用勺子搅拌,会破坏咖啡液产生的泡沫。
当壶里的咖啡液快要沸腾的时候,表面会出现一层非常厚实绵密的泡沫,这时候提壶离火,把泡沫均匀地倒入咖啡杯里。土耳其人喜欢给客人的咖啡杯里倒入丰富的泡沫,客人越是尊贵,倒入的泡沫就越多。倒完第一次泡沫后,再把壶继续加热,快沸腾后再离火,把泡沫倒入杯中……一般沸腾到第三次,然后关火将咖啡液均匀倒入咖啡杯,一杯香浓的土耳其咖啡就煮好了。
土耳其咖啡壶是一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壶身由纯铜手工打造,外表装饰手工雕刻的繁复花纹,长手柄上镶嵌着铜丝或珠宝、贝壳构成的纹饰,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上窄下宽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沉淀咖啡渣,在倒出咖啡液时可以将渣留在壶底。其实,咖啡杯里的渣一般都是在倒咖啡沫时倒进去的,很快会沉淀到杯底,不搅拌的话基本喝不到。
咖啡法勒
土耳其很
第(3/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