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混沌的轨道
第(3/5)节
在家里做了太多俯卧撑,第二天上课时双臂酸软无力被老师训,w反锁房门躲在床上装睡觉,裹着被子遮住耳朵,像是被恶鬼追赶着,门外传来生气的母亲的敲门声,w不敢听,不想听。因为w的违约而不得不亲自出马的母亲,三番五次地帮她擦屁股,那件事的最后一定也是她去告诉老师不学了、把学费收了回来吧?
谁知道成年后还是这样的胆怯呢。过去的自我培养、斗争、坚持,到头来都是白费力气,从不断失望到绝望的地步,总是重回同样的境地,w又丧失坚强活下去的动力。
某种东西受到了值得获得的东西,我们就会欣慰和感动;某种东西未受到、受到了不值得、不配的反馈,我们又指责和愤慨,炫耀生而得来毫不费工夫的东西是多么容易的事,轻易地拥有什么是多让人感到骄傲自豪的事,习以为常的卑微乏劣之后是多少无知无畏的空大。贵重的事物就这样白白流失了。
其实苟且偷生也不错啊为何要自寻死路?反过来说,这正揭示了——w认为的生命之珍重是什么。年轻人嘛,理想主义跟完美主义交织,严格地供奉着自己的理想,与周遭脱去联系,死死抓紧重要之物,因为那意味着“全新的自我”,因为重要就希望它能完美,便也势必偏激。如果做不到——紧接着恐惧之后便被绝望压垮了。被打倒后用尽办法无法战胜恐惧,被脆弱包围,被无聊吞噬,一蹶不起,自暴自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父亲说他原先学过吉他,但因为实在没有音乐细胞,放弃了。虽然w毫无资格这么说,但她的确很鄙夷地嗤笑,这只是努力不够的结果,跟细胞没什么毛关系。
又一次逃避之后质疑自己,为什么无法做出改变?为什么无法改变成功?采用相同的手法持续退缩让安排表变得轻松,事实证明,这……六年来,毫无进步,没有成为坚强的人。知识可以拯救人,但通过书籍进行教育和自愈,力量是有限的。w对自我的二次教育十分彻底地失败了。
——————————
「死亡」…………
所有的梦想成为压榨生命的桩锤,把骨肉里的细胞砸得破裂,红色的希望溅射出来,和时间流走一样不可阻止。谁都不知道黑色如何浸染、蔓延。嘶吼一般向外扩张,当离心泵窜进了外界空气,幽怨的哭喊消失。
光明消逝,黑暗降临。温度散失,冰冷笼罩。希望不再,死亡注定。好像看到了自己死亡的样子。真惨。真可惜。好可怕。
选择死亡,也是人的权利。如果一个劲地想着孤独地去死,一定会害怕得不行吧,毕竟人在逃离孤独时最为孤独。某一刻就会觉得,尽管挣扎并未消失,但是死亡——死亡的确是更加充满魅力的,致命的诱惑。
明明只要将视线笔直投出去就好……任那颗心愿之球落到哪里都好——偏偏左拐右撇,眉毛、眼眶、额发都能当作掩护物,转调的脑袋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就是不敢抬起头、直视前方那条线、明明那那一根线,如此独立和直彻,指向问题的中心。而非要用手胡乱画上其他的线条去阻挠和遮挡。不知不觉、因为这样“更有意思”?
我可以确定一件事,分离的陆地依旧漂泊在同一片海洋上,可是也许永远都不会变成一整块大陆了。如果是使用剪刀后干净的裂痕说不定还能恢复成勉强看得过去的样子,如果……如果连裂缝都会消失,不就是像把烟灰重新卷成纸张一样困难吗?那些看不见的碎块,如何拼凑呀。
吞噬w的一定不是寂寞这种素直的感情,但是也不是孤独,因为w自觉自己就是孤独本身,那么这种冷清的感情是什么呢?
把全部的理由都甩给自私,就能解决没有决心的疑缓了吗,让尚未被抛弃的努力闭上嘴吧,尝试的一次机会也意味着一条延继的道路,挣扎又不会结束你的烦恼。
缚他人之语,不孤独的寻找反而是孤独,因此你是孤独的吗,因此你想要从孤单里出走吗,被怎样的解释打动都好,欲望早就将重要的你都暴露,你为什么会绽开笑容,又为什么会安慰心里哭闹的小鬼,我
第(3/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