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望断天涯

第(3/7)节
天际,手里的绣针胡乱地插在绷子上,总是绣不出成朵的花儿。杳无音信,远之真的是一去不返了。

    到处是萧瑟肃杀的气氛,静悄悄的城里开始流传一些恐怖的传言,有人说秦军已把赵军围死了,赵军没吃没喝,开始人吃人了,还有人说赵军早被秦兵坑杀殆尽,赵王已写好了向秦王献城的降书,人心惶惶的日子让人感觉朝不保夕。

    在落下最后一片叶子的又一个秋天,宝吟悄悄地对着父母的房门跪拜后,决然的走出了家门,一路走向烽火连连的秦赵交兵处。

    这一路的恐惧、害怕让宝吟见到公孙止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这样战火纷飞的乱世,公孙止的出现如何不让宝吟百感交集,那样沁人心脾的温暖是止哥哥从前一直留在宝吟心里的影子。

    这已经是第三剂汤药了,公孙止一定要坚持自己亲手喂药,宝吟偷偷地拿眼打量公孙止,这个长身玉立,眉如剑眼如星的男子,真的就是年年秋天送她风车的止哥哥。不见止哥哥已有十年,只一瞬间,那温暖的感觉依旧。

    宝吟想着心事,一口药咽的急了些,公孙止忙过来接了药碗,又用手轻轻抹去了宝吟唇边的药渍,宝吟的脸刹时就红了,低了眼轻道:“不碍事的,止哥哥。”

    公孙止也不答话,伸手替宝吟把被角捏好。宝吟的气色比前两天好多了,虽然看着还有些憔悴。帐外忽然有声音传来:“将军,前方有军情。”

    公孙止不动声色道:“知道了,下去吧。”

    看着公孙止匆匆而去的身影,宝吟若有所思,她的眼睛慢慢地扫过这个军帐中的一切。这个临时的驻地,简洁而雅致,日常用度竟一应俱全,有秦人的用品,宝吟的心沉了下去,公孙止本就是秦人。

    再见到公孙止的时候是第三天的黄昏,宝吟已经可以下塌走动,两天不见,公孙止竟看来有些疲惫,一进帐时,眉峰微微锁着。见宝吟在地上走动,忙过去扶道:“怎么就下地了,腿伤可好了?”

    宝吟急忙退后一步,侧身而立,恭敬答道:“多蒙公孙将军照拂,宝吟已大好了,将军的救命之恩,宝吟万难回报。”

    公孙止尴尬地站在一边,眼里是淡淡的失落。公孙止想不到当年一路叮叮当当的小宝吟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那样生硬的态度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了。公孙止轻轻叹了口气道:“小吟子,坐着说话,你这身上还有伤,还要好好将息。”

    宝吟轻声道了谢,在旁边的小几上坐下,谁也没有说话,室内有些沉闷,只能听见两人轻轻的呼吸。好一会儿,宝吟才开口道:“将军军务繁忙,宝吟不敢再打扰,明日我就准备上路。”

    公孙止有些急道:“你的伤还没好,怎可明日就上路。再说,前面乱兵、匪徒多不胜数,你一个姑娘家如何走的过去。”

    想想才有过做菜人的遭遇,宝吟的脸色变了一下,但随即便坚定地看着公孙止说:“将军不必担忧,宝吟即来到此处,自有宝吟的法子。”

    公孙止看着宝吟倔强地挺起头,如花的脸上是视死如归的表情。公孙止心里的失落渐渐扩大,这已经不是从前那个日日盼着止哥哥的小吟子了,但他还是柔声道:“有什么事需要这么着急吗,告诉我,看看能不能帮你。”

    宝吟的脸突然绯红,头低低的,好久才细声说:“我要去赵营。”

    “赵营?”公孙止一惊,本以为她只是路过这秦赵交兵处,公孙止似忘了自己的身份,竟一口回绝道:“千万不可,现在去赵营只是死路一条。”

    宝吟大惊,抬头直直地盯着公孙止,公孙止已觉得刚才说话不妥,轻咳了一声道:“能不去赵营最好,战场上的危险总是最大的。”

    宝吟摇了摇头,坚持道:“我一定要去,去。去寻我的夫君。”说完,便低了头不再言语。

    公孙止一动不动地坐着,许久,才缓缓地向帐外走去,出帐前,他回头看了一眼仍然低垂眼睑的宝吟,安静地端坐着,眉目似画的她不知用了怎样的勇气走来了这里,他叹口气
第(3/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