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1节

第(3/7)节

    吴晶、陈贤等大笑,纷纷来贺喜,又叹:“日光荏苒啊,殿下百日时陛下大宴群臣的日子恍若就在昨天,如今殿下竟已经到了议婚的年纪了。”

    刘遇揉了揉太阳穴,并不欲同人多谈他的亲事。正巧太监此刻来报:“陛下说,太子殿下与诸位大人稍等片刻,待永安王走了,陪陛下一道用膳。”他便笑道:“咱们倒是把折子再对一对,要是一会儿有什么差错,饭也别吃了。”一面又暗自嘀咕,已经到了饭点了,皇帝不留刘适用膳?莫非他们在养心殿里起了争执?倒也不应该啊,因着皇位要给刘遇,皇帝对其他几个儿子也有些愧疚,一直在想法子着补,如今这节骨眼上,便是刘适说得话再不中听,也不至于气成这样。况且刘适如今到了宫外,天天被周昌敬耳提面命着,收敛了许多了,便是听信了外头的谣言,也不会口气太冲吧。

    他是太子,周贵妃是父皇的妃子,连一起去给太后、皇后请安的时间都对不上,一年也就过节宫宴的时候能碰上面了,他有什么好对周贵妃无礼的?若是刘适连那种鬼话都信了,周昌敬这么多年心思也就白花了。

    不过,若是宫里的流言能传到宫外去,还让刘适都听见了、信了,说明源头定是个有些分量的人。难道如今宫里又出了戴权一般往外递信的人?倒是难怪父皇那么生气了。刘遇摸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是谁敢这么大胆?

    第139章第139章

    知道皇帝肯定心情不好,陈贤、吴晶等进养心殿的时候都格外的小心谨慎,生怕一句话说错,触到了皇帝的逆鳞。刘遇略略扫了一眼桌上,有两道刘适喜欢的菜,不觉暗暗咋舌,闷头吃饭。

    边境防线如今又开始重新巩固,该派多少兵,派谁守城,工事修建等都有条不紊地合计过数月,如今均已动工,陈贤本着将功赎罪的心思,一气儿把全国上下大小近万名军官都统计了列出来,汇报之时,连刘遇都多看了他几眼。皇帝细细听过了,也连连点头,道:“这才是做事的样子。”吴晶被压了一头,又见皇帝给陈贤赏赐,不免要犯嘀咕。刘遇笑着随他们出去,刚想说“今儿个结束得早,咱们再去喝一杯”,便听小太监追在后面:“太子殿下留步,陛下叫你过去一趟,还有两句话要说。”也只得重回了养心殿。

    皇帝还在看陈贤的折子,见到他回来,便问:“朱复青方才画的图,你看懂了没有?”

    刘遇也没瞒着:“方才在偏殿里朱侍郎便讲过一次了,有两处原是不懂为何要那么排的,问了他才知道。”

    “哪两处?”

    刘遇便指给他看。

    皇帝顺着他的手指在沙盘上又细细看过,忽地问他:“你是不是心里没底?”兵改已经进行了数年了,皇帝登基后培养起来的年轻将领们其实已经有过不少剿匪、平乱的经验,但把上皇当年发下的兵权重新收回并整合,给各地将领大换血,实在是一个大工程。此举究竟是成是败,关系重大。刘遇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才好,更不知是不是皇帝自己心里有在担忧,于是只得道:“儿臣不懂兵法,对这些只好心怀畏惧地去看了。”

    “你不必懂,你知道怎么用人就行了。”皇帝指着沙盘,道,“此为朕之天下,日后便是你的河山。”

    这种话实在很容易让人豪情万丈,热血沸腾,刘遇着迷地盯着沙盘上的城墙,道:“这些墙护着数万万的黎民百姓呢。”幸好持续了两年的税改、粮改卓有成效,如今粮饷充裕,兵强马壮,倒不会出现上皇后期国库空虚、几线开战后继不足的情况了。

    “好几天没信过来了,不知南边打得如何了?”他开口问道。南海之乱是上皇驾崩后,第一次大规模的贼寇入侵,出征的是王子腾所荐的南安王府的亲兵,想来不只是朝野上下,如今北狄、茜雪等国,四王八公等,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事的发展。如若云嵩在自己曾经征战过的底盘上都吃了亏,那实在有损国体,只怕本就蠢蠢而动的北狄更要得意猖狂。但是以南边的形势,受过训练的正规军和海盗,兵力还成碾压之势,要想打输,那除
第(3/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