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1节

第(2/7)节
的折子,只等兵部尚书来了一道商议。太监却道:“永安王说,此番进宫,是有要事需得与陛下当面禀报。”

    与当年刘遇卜一封王便入朝当差相比,刘适年纪更小些,若非皇帝自觉时日无多,怕还是要留他在宫里再住两年的,故而刘适虽开府了,也没被派什么正经差事,如今在礼部挂名,礼部尚书尤蕴衡是个老成稳重的,更是皇帝精心选来辅佐刘遇的重臣,刘适初时还听周昌敬与周贵妃的劝,时常去礼部坐坐,后来冒犯了尤蕴衡几次,反遭了责骂后,也懒得再下这番功夫了。如今他能有什么事?

    刘遇便笑道:“既然二弟有事要与父皇相商,那儿臣与陈大人先去偏殿候着,探讨出个大概,再来禀报父皇定夺。”

    “去吧。”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皇帝自己也承认偏心长子,但刘适也是亲儿子,他拢共就这几个活着的孩子了,不管当初是怎么生下来的,小孩子当年什么都没做错。

    刘遇便后退着出了养心殿,在殿外正遇着刘适,便笑着同他打了声招呼。刘适到底年纪不大,脸上藏不住事,板着张脸同他见了礼。刘遇目送他进了养心殿,对守门的侍卫道:“陈大人在偏殿么?我找他去。”

    侍卫忙回道:“正在。”

    “那行,一会儿兵部的朱侍郎和工部的吴尚书来的时候,要是里头二弟还没出来,也让他们先来偏殿。”刘遇想到方才皇帝说要与刘适一道用午膳,怕朱复青和吴晶等久了,又无旨不敢轻易离开,如今天也热了,他们年纪也不小,实在不必受这等罪。

    侍卫忙应下了。

    陈贤是为如今边防布兵的事儿来面圣的,原也没想到连这样的事皇帝都敢让太子插手,但几番下来,知道刘遇不是那不懂装懂、随口乱说之人,又想到林征同他的关系,知道这兵权皇帝早晚会交给儿子,便也释然了。如今见刘遇先来见他,他倒替太子操心了一回:“臣在宫外,也听到了一些传闻,说是殿下在后宫对周贵妃娘娘不敬……”

    刘遇“噗嗤”一声笑了:“宫里的事也敢胡乱说。”

    陈贤便噤了声。有关宫闱里的流言蜚语一向没停过,不独是家里有娘娘的,普通的臣子也会想方设法地打探打探帝王的喜好。周贵妃和永安王曾因在太子出天花时出言不慎,惹恼了圣上,沉寂许久,连周昌敬那段时间都夹着尾巴做人。如今二皇子封王,周贵妃复出,刘遇入主东宫,自然有他与周贵妃不和的言论传出来。

    至于是真是假,又有谁在乎呢?能替他们达成目的便好。

    若是刘遇急急忙忙地否认辩解,陈贤还得替他担心一二,但如今见他气定神闲、不当回事的模样,便知此事不可能为真,且皇上与太子的关系依旧牢固,倒也可放下心来。为人臣子的,实在担不起站错了队的后果。虽不知其他几位皇子长大了会如何,但目前来看,太子殿下的能力、品性足以担此重任。不管他们是有心还是无意,如今都算是上了太子的船,若是他轻易翻了,后果不堪设想。宫里的事虽然令人好奇,但也是最应讳莫如深的,他知道了刘遇的态度便已足够,不许多言。

    不多时,吴晶和朱复青相继来了偏殿

    ,他们为着边界的工事已经共事许久了,如今也省了些客套,刘遇笑道:“先前听说父皇要留二弟用膳,也不知是不是要等到那时候,我也不敢做主这时候传膳,怕父皇要宣各位大人们陪着,但是饿着肚子等也不好。”遂召太监来,让他去养心殿里问一声。

    吴晶笑道:“听闻殿下大喜了。”

    都知道刘遇偏林家,那毕竟是他亲舅舅家,林征、林徹两个又这样争气,但是太子妃也从林家出,就显得有点多此一举了。难道没出太子妃,林家兄弟就不会替他卖命不成?不过皇上既然下了旨,自然有他的深意,他们跟着贺喜就是了。横竖刘遇是太子,以后便是他的侧妃庶妃,也同其他人的所谓的“妾”有所不同,其他人家的女孩儿若是想攀龙附凤,也不是就此没机会了。

    刘遇也不见羞臊,道:“皇祖父过世还未满一年,早着呢。”
第(2/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