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第(3/4)节
“你们不能留在这里!太危险了!”
刚一张嘴,就灌了一嘴的雨水。池旭尧和何明德默默闭上了要说话的嘴,推开柳瑞,用行动表示,不走。河堤边太滑,两人手拉手往前走了。柳瑞抹脸的手一顿,愤愤垮住了身边的兵士。
河堤上已经有几十个农户在搬运沙袋,池旭尧过去问了一下官府怎么应对的,领头的一个农户看他们穿的像是城里来的,也不知是做什么,也没什么好气,道:“怎么应对?还能怎么应对?发了榜,让我们自己应对。”
说着,想起农田被淹,朝不保夕,不由得狠狠骂道:“狗官!他娘的到时候以为城门一关就没事了?皇天菩萨看着呢,到时候洪水不退,城里也照样要被淹了。”
说话的功夫,肉眼可见地水位上涨了些。这农户看了好一会儿,一抹脸,拎起插在地里的锄头,带着哭声道:“修什么堤,都逃命去吧。”
剩下几人面面相觑,竟也真就离开。
农户能走,池旭尧却不能真的不管。何明德来之前看了地理志,这次渭河沿岸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过平原的这百里的地方,河道变窄,淤泥下沉,好几年没有清理,如果没人管的话,必然决堤,这往下受灾的民众何止千万。何况大灾之后必有瘟疫,所过之处,几年不能恢复。
几人当机立断,让两个兵士拿了手令,让颍州府的知府派人,沿河岸线往上督促各级官府应对。余下众人一边去城内寻找有经验的人,一边把颍州府驻军调来准备。一切都安排妥当,一行人就在河堤下的农户家中住下。
池旭尧把一切都吩咐定了,已经是傍晚。何明德给他端来晚饭,他吃了两口,忽然道:“辉光,你明日就回京城吧。”
何明德早知道他要这么说,一口拒绝:“我跟你一起来,现在就走算什么?再说,情况也不一定就糟糕到不可挽回的程度。”
虽是这样说,两人却都知道情况不容乐观。
本来各州府往上递晴雨折子的时候,京城里都以为下面做好了准备。谁知道这颍州府靠的最近,准备几近于无,实在是胆大包天。端王头一回面对这种事,心里也没有底。他对渭河河灾的全部了解就是在十年前的折子里——洪水滔天,十户九空。
他这次同辉光一同出来,本来只是想多与他相守些时间,谁曾想竟把他置于这样的境地中。
何明德知道他担心,却没说,而是自然地讨论起明天的事情来:“晚上柳小将军带人守河堤,如果有事会预警。明早还不停雨,我就安排下面村镇的百姓撤离进城。”
“好,让他们去住知府后衙,让知府去守城门,看他怕不怕。”
池旭尧还有许多话想说,又不知怎么说。两个人熄了灯,也如同那晚的馆长一般,默默祈祷明日情况转好。
只是第二日的情况并不如人所愿,雨还在下,即使柳瑞他们忙了一夜,水位线也已经涨到了与堤坝齐平。有一段三十多米长的堤坝,已经被冲击的松动,柳瑞正在带人加急加固。他滚了一身的泥,看到池旭尧来了,顾不得尊卑,道:“王爷,你今日不能再留在这里了,必须进城去!”
池旭尧被他甩了一脸的泥浆,道:“我走了,把你们丢在这里赌命吗?”
这时候也没人再抱着什么乐观的心态了,都知道这堤基本是保不住了。
柳瑞反倒是笑了笑,道:“王爷,我是柳家人,赌命保民是我们家的祖训,我可不能走。”又指了指后面那群人,“堤后面使他们的家,他们该赌命。可你们用不着。”
在京城时,除了一个是皇子,一个是人臣,端王很少觉得自己与柳瑞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爱游乐的少年郎,直到这时,他才忽然意识到柳瑞、还有更多的人,与自己的不同。
大家背负着不同的命运,各有沉重。
柳瑞以为自己劝通了他,刚要叫来士兵护送他进城,忽然听端王也笑了一笑,道:“你姓柳,我还姓池呢。”
说完,看了一圈,道:“是需要人去挖土吗?”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