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第(3/3)节
是肉菜烧烤,一经推出就得到了食客们的热切追捧,连卖两三天,热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上升许多。
在各种海鲜的包围下,林氏酒楼迎来了第一个重阳节。
此时过重阳节,上至宫廷下到民间都要购菊赏菊,受此影响,食店酒楼也常用菊花装饰门窗,算是迎客的一种噱头。
只是用菊花装饰门窗……林稚不太想凑这个热闹,只做了应景的重阳糕。
本朝人过重阳要喝茱萸酒、吃重阳糕,茱萸酒好说,直接从正店引进便可,重阳糕却得自己做。
重阳糕没有特定,但凡是重阳节做出来的糕饼,一律都叫重阳糕。
但还是大致分了几个派别:用面粉拌糖,烫面蒸熟的面糕;一半面粉,一半糜子,加糖,加豆沙的黄米糕;米粉、面粉、枣泥混合作为糕馅儿的枣米糕;还有主料是黑黍米、枣泥和豆沙的饵公式糕。
其中普及最广的,还得是用松子、栗黄、银杏肉做成的粉面蒸糕。
反正是要拿来卖的,不怕样式多,林稚把各种糕馅儿的重阳糕都做了一遍,还做了点缀小象小鹿的万象糕和食禄糕。
每次看到林稚捏这些精巧的糕点形状,沈小七都在一旁吹彩虹屁:“阿郎手真巧!阿郎真厉害!”
林稚瞥了他一眼,“怎么没戴花?”
重阳节男子簪花,女子佩戴茱萸囊,戴得越多越吉利。
沈小七答道:“阿蓝去成衣铺买丝绸茱萸了,还没回来。”
“今日去取花的人肯定很多。”林稚道,“一会儿我们出去的时候再戴上。”
沈小七点了点头。
重阳登高是习俗,这一天花朝节的玉壶园再次开放,允许人们前去登高望远——其实就是吃吃喝喝。
最后一只小泥鹿捏好放在面糕上,林稚把这些糕点装起来,打算一会儿拿到玉壶园卖。
忽然有一道熟悉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林小郎君,重阳安乐啊。”
林稚抬眼一看,居然是许久不见的曹婆婆。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