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8节

第(3/3)节
    这东西在前世不起眼,几乎每一个凉皮店里都会出售,做法却很复杂。

    单说揉面、饧面这两个步骤就要花费一上午时间,然后把面团用清水略洗几遍,擀面,切条,上锅蒸熟,又要用一个下午。一天下来,这牛筋面才算做好。

    虽然工序麻烦,和机器做出来的也有些差别,但好在效果不错。吸饱汤汁的牛筋面,那种似面筋非面筋、似凉皮非凉皮的口感,结结实实地迷倒了一大批宋朝人民。

    “这凉皮子要是一年四季都卖得这样好就好了。”

    刚向他们汇报完这几日的业绩,沈小七还没高兴多久,突然没头没尾冒出这么一句。

    好端端的,怎么还未雨绸缪起来了?

    林稚给他讲从高高的谷堆上面听来的过去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妇人,她有两个女儿。”

    沈小七没明白话题怎么一下子从凉皮变成了老妇人,但林稚讲故事的声音娓娓动听,让人很容易沉迷其中,便是阿青和阿蓝也都竖起耳朵。

    “老妇人的大女儿在街上卖罗伞,二女儿则开了一家浣衣铺子。”

    把皮蛋壳儿磕破,露出里面深褐色的蛋清,林稚继续道,“晴天的时候,老妇人担心大女儿的罗伞卖不出去,雨天就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成日忧心忡忡。”

    沈小七咂摸出点滋味,若有所思地张了张嘴,阿青和阿蓝却是已经理解了其中含义,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在几道灼灼的目光之下,林稚把后面的故事补充完整:“后来有个邻居告诉她,‘晴天浣衣铺生意兴隆,雨天买罗伞的人络绎不绝,无论晴朗与否,令媛都能得利’。”

    这下沈小七算是完全听明白了,咧着嘴道:“阿郎这是把我比作老太太呢!”

    “人家老太太有两个聪明伶俐的女儿。”阿青毫不留情道,“你呢?”

    “……我自己就聪明伶俐!”沈小七呛回去。

    “哦,你是女儿吗?”

    两人又吵起来。

    阿蓝忙接过林稚的话,“小郎君都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些故事。”

    “都是从前听母亲说的。”林稚答道。

    “所以啊,完全无需担心季节时令的问题,就算到了冬天没人买凉皮,我们还有火锅。”

    沈小七的好奇心被勾起来,暂时和阿青休战,“火锅是何物?”

    “这个嘛……”林稚又开始卖关子了,“到了冬天再告诉你们。”

    沈小七鬼哭狼嚎。

    “别嚎了。”林稚又磕了一枚皮蛋,“快剥皮蛋。”

    今日朝食吃皮蛋馄饨。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