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8节

第(2/3)节
扬州人士,和阿青阿蓝两人一样,都是背井离乡来到临安城做生意。

    林稚好奇,这丹青又不拘着什么地方,为何不远千里来到临安城?

    郭画匠叹了口气。

    原来当时扬州的丹青圈层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便是以进入圈子时间最长的人为尊,新人地位最低。

    林稚听后皱了皱眉:“就算要弄出个等级制度,也该以画技为标准吧?”按照时间排序,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郭画匠拍手道:“英雄所见略同,我也如此认为!”

    “并非郭某人自夸,我的画技绝不在那几个‘长老’之下,却因为新人的身份处处受对方打压。”

    “那时我年轻气盛,一生气便离开了扬州城。”

    林稚很是唏嘘,安慰他道:“还好郭郎君坚持了下来。”

    郭画匠点点头,又叹了口气,“虽然现在我也没有出人头地,但好歹能养家糊口,每个月都能给家中爹娘寄去一笔月钱,保他们吃喝不愁。”

    “如果当初受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现在的我,恐怕连西北风都没得喝。”说完,他爽朗地笑了两声。

    林稚也笑了笑。

    然后话题就落到了他的身上,“说起来,林小郎君,我也很佩服你啊。”

    “你这么小的年岁,能把一家大酒楼做得如此出色,很不易啊!”

    林稚不好意思道:“是小酒楼。”

    “这些不重要。”郭画匠摆摆手,“重要的是你能把酒楼经营得如此出色!”

    “虽然我没去过你的酒楼,但从每月来找我画新菜品的速度就能看出,你的酒楼,一定客人很多!”

    林稚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道:“郭郎君若有时间前来,我一定好生招待。”

    “好说好说!”

    他在这边喝完了心灵鸡汤,孟琼舟也开始吃鸡丝凉面了。

    陈平把食盒打开,端出里面的几碗鸡丝凉面,还有杏酪饮等冰雪冷饮,“林小郎君没收银钱。”

    “是个懂事的孩子。”秦夫人边说边执起筷子,有些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鸡丝凉面。

    入口是浑厚的芝麻酱香,因浸过冷水,凉爽弹滑的面条更加筋道,鸡丝的鲜香味融合在面里,还能吃到芫荽、黄瓜丝和豆芽的脆爽口感,很是鲜爽。

    紧绷的胃口舒展开来,秦夫人夸赞:“是林小郎君一贯的水准。”

    说完,她把另一碗推到孟琼舟面前:“明日你就要去建康了,还不多吃一些?”

    孟琼舟接过筷子,“是,母亲。”

    私盐一案的线索断在建康,他必须再去一趟。

    陈平把杏酪饮推到他面前,问:“饭食的银钱,要不要找个机会再给林小郎君?”

    “他若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他。”

    陈平行了个叉手礼,答应着:“知道了,阿郎。”

    作者有话要说:

    后来的某天夜里,林稚:……说好的不会勉强呢!

    第45章紫苏桃姜

    凉皮和凉面一经推出,成为酒楼里第一道打破时间限制、早中晚三个时间段都热卖的饭食。

    从清晨开始,“来一份凉皮子”、“两碗凉面,不加辣油”之类的话便响彻店内,一直持续到正午,偶尔有些点稻米饭配腐乳肉或小鸡炖蘑菇的食客,但大部分还是凉皮和凉面。

    到了晚上,就更是凉皮凉面的主场了。

    究其受欢迎的原因,大约还是老生常谈的天气炎热。但林稚觉得,这凉皮凉面的销量还能更上一层楼——毕竟刚过头伏而已,真正的三伏天还没到来。

    像鸡蛋灌饼一样,凉皮凉面也得到了升级,配菜从单一的黄瓜丝变成更多选择的胡萝卜丝、青瓜丝、绿豆芽、黑白熟芝麻,还有酥香酥香的黄豆碎……若是有油香酥脆的炸花生米就更好了。

    除了配菜以及油泼茱萸酱、肉末茱萸酱、芥末辣油等酱料,还有后世凉皮里的常客,牛筋面。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