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
第(2/3)节
赵新山直接驳回:“今年不用交粮,苞米早剥出一天晚剥出一天,没影响。”
“那……那……俺家没粮吃了,晚一天全家就得饿一天肚子。”
赵新山道:“没粮就提前支你几斤,分红的时候扣下来。”
反正这个扫盲课,谁都跑不了。
赵二奶想要撒泼耍赖。
赵新山就一句:“你可以不听,但不能脱离集体活动,也不能捣乱。”
拿工分的活儿还能不干吗?
赵二奶忍不住骂骂咧咧:“你现在咋这么轴呢……”
赵新山充耳不闻。
赵二奶没办法,只能嘟嘟囔囔地回去,老老实实地干一份儿活儿还多遭一份儿读书的“罪”。
而男社员们提前一天先打完黄豆,筛完后,牛会计和赵芸芸统计入库。
队委会四个人在村外大库碰了个头。
大窑还在试验中,等到正式开始烧砖,同一时间用不了太多人,需要调班。
他们有造水车的经验,到时候各大队来学习的人就是现成的人手,现在也不用着急干活儿。
所以四个人一商量,干脆让男社员们一起剥苞米,干完先放几天假。
妇女们惊喜:“那扫盲课……”
赵柯无情地打断:“扫盲课每天照常,不能低于一个小时,具体课程安排听从庄知青和苏知青的。”
妇女们憋屈。
本着我不舒坦,别人也不能舒坦的心理,有妇女问:“凭啥村里的老爷们儿不上扫盲课?”
这是个好问题。
赵柯挑眉。
而男人们本来任劳任怨地搓苞米,突然来这一下子,就像是老老实实看家的狗,突然被踢翻了食盆。
“俺们扫盲干啥?”
“我们休几天还得进土窑烧砖呢,哪有那闲工夫?”
“造水车也是精细活儿,哪能分神?”
“我们不用扫盲!一家有个不瞎的就行呗。”
“再说这老些人,今天我干活,明天他干活儿,课都对不上,咋学?”
……
一群男人态度十分坚决,反对意见还能列出个一二三四来。
妇女们还非得踢翻他们的食盆子,坚持大家伙儿一起进步。
最后赵柯给出了办法:“你们忘了?学校要放寒假了,不缺老师。大队会请顾校长结合大家的排班时间出一个课表,保证进步的道路没有一个社员掉队。”
男社员们:“……”
日子没法儿过了。
他们转向赵新山,“大队长,你评评理。”
赵新山表情严肃,咳了两声,道:“记得劳逸结合,不要一味地忙碌。”
赵柯笑道:“好的,我们会科学、系统地作出规划。”
社员们搓苞米的力气都没了,蔫头耷脑。
朱建义猛地抬起头,“那村里的孩子们呢,疯玩儿一冬不得跑野了?大人们都上课,不能落下他们吧?”
他这一句话,几乎全村儿人都附和起来。
“对对对,孩子们得管起来。”
“读书要紧。”
“哪能没文化?”
以前他们不咋重视读书不读书的事儿,都是老农民,种地要多大文化?
可赵柯和傅杭他们这半年多的表现,社员们渐渐意识到读书有用。他们自个儿读不读书不要紧,娃娃们读书有文化很有必要,当然得抓紧。
赵村儿小学的学生们完全不知道,他们期待的寒假,要泡汤了。
赵柯心里想笑,面上极其感动地对赵新山道:“大队长,你看我们赵村儿大队学风多浓郁。”
赵新山假装信了,再加上上次大队开小会,特地就赵村儿大队的教育问题讨论过,便点头道:“安排。”
赵柯忍笑应承。
今年冬天,大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得使大队的劳动更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