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79节
第(2/3)节
个人的品德。这句话我们大家共勉。”
他刚才“帮助”戴朋兴而花出去的钱,因为戴朋兴这么一跑,这笔钱就算是“捐赠”了,相当于明远没花出去,不能从明远需要花费的“资金池”总额里扣除。
虽然这几十文钱数量不多,但是好心没有好报,这一点总是令人郁闷的。
明远却对自己说:挺好的!这是在提醒他,以后不要随随便便做圣父!
等确定能从对方身上获取利益,再出手相帮也不迟。
在杭州城里待了三天,明远拍板决定:买房。
这是因为,明远的“渣爹”明高义“又”给明远来了一封信,只说自己最近在两浙路一带考察商业,但不在杭州。他在书信中“吩咐”明远尽可以自行在杭州城中择地居住,而自己少则三月,多则半年,一定会返回杭州与明远会合。
——随信奉上20万贯的钱钞。
明远将这事说给史尚听时,史尚眉毛眼睛都在抖,满脸写着“我也好想有这样一个爹”的表情。
明远:不,你不想;
你若经历过我曾经经过的那些事,你一定不会想要个有钱爹。
于是他只挑起嘴角做回应:“怎么样,‘百事通’史郎君?汴京城是你地盘,现在在杭州,你能为我挑出一座合心合意的住宅吗?”
“那当然!”
史尚骄傲地挺起胸,咬着牙回答。
他便一头扎进杭州的坊市之间,要去为明远寻一处合适的住宅。
而明远则直接带着种师中去游山玩水——毕竟这小孩几天以后就要进杭州府学读书,如果不让他尽兴玩个够的话,明远估计自己往后的麻烦会比较大。
论起城市规模,现在的杭州,还不及汴京的一半。但毕竟三面环山,附近有一江一湖,风景秀雅,天下少有地方能匹敌。明远便扎扎实实地在城里城外好好赏玩一番。
杭州城中,分布着大大小小多条运河。在城市中穿行,最便宜的方法是乘坐舟楫。
于是明远带着种师中跳上运河中的船只,一面听船老大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介绍杭州一带的风土人情,一面好奇地观望河道中的其它船只。
城中不甚宽阔的河道中遍布大大小小的船只。
有些是专门运货的的乌篷船,船吃水很深,满载着稻米、木材、砖瓦、食盐、菜蔬之类的物品,甚至还有装载牲口的……明远就曾与迎面而来的一船生猪大眼瞪小眼。
听那船老大说,杭州城本是建筑在河滩之上,地基潮湿,夯土筑成的路基不适合运输重物,因此货物多由船只运输。
运河中也有很多专门载客的船只,毕竟乘坐船只要比走旱路更快更便捷。
据说这城中有不少大户人家是有自家的私船的,主人出行坐船,仆从采买物品也用船。
明远一想,这不是与夏奥里塞老家的那座“水城”一样了?
谁知他坐船畅游杭州城,或许是因为太招摇,又或许因为相貌太好看,时常有邻船的小娘子们将一串一串的时令鲜花抛到他船上来。
花都是色泽不算艳丽,但是香味馥郁的,栀子、茉莉、珠兰……杭州人爱花的品味与汴京城也似乎有些区别。
明远只好统一回复:谢谢各位的厚爱……最近想要在驿馆里用的“合香”,可算有着落了。
游玩一整天,明远回驿馆见史尚。
史尚这时也已心中有数,是时候拿出“购房方案”给明远了。
“明郎君,咱们先决定一件事:您想住杭州城内,还是城外。”
明远轻轻摇着1127牌折扇,笑问:“住在城中如何,城外又如何。”
史尚早已做好了前期调研工作,听见明远询问,马上一一道来:
杭州城,城墙以内,地少屋多。因此屋宇狭小,楼宇也建得颇高。
另外,这些楼宇多半是竹木建成,因此火灾的隐患比较大。虽然城中四处建了八座望火楼,火灾还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