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美风景
第(4/17)节
气势恢宏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如果游客们有兴趣走遍大教堂,会发现在每一个单元建筑里都可能分布着此类镶嵌画,比如东正大主教画像、伊斯坦布尔大主教画像、六翼天使画像以及拜占庭时期的多位君王。
看到这些富丽堂皇又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人们可能会问,当奥斯曼帝国终结了拜占庭帝国,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建成清真寺的时候,它们是如何保存下来的?那一刻,幸运光临了大教堂:占领者没有毁去马赛克镶嵌画,只是在作品表面覆上一层薄薄的石灰水涂层,然后涂盖了油漆。当大教堂变成博物馆,那些覆盖物被层层去除,尘封多年的精美画作终于在后人面前展露真容。
步入圣索菲亚大教堂,你可能在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现拜占庭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星点光芒,还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此交融并汇的文明痕迹。基于此因,有人甚至把它视为一座“改变了建筑史”的经典建筑。
圣母圣子画像
极致奢华的托普卡帕故宫
穆罕默德二世进驻伊斯坦布尔,相中了一处半岛海角皇宫岬,此地坐制金角湾、马尔马拉海,又可远眺博斯普鲁斯海峡,属于一处易守难攻之地。而且,它与庶民生活的巴耶塞特地区比较靠近,站在高处即可观察民情动态。于是,穆罕默德二世命人在此建起了一座奢华皇宫。由于岬上原有一座城堡名叫托普卡帕,皇宫遂以此命名为托普卡帕皇宫。
◎三大宫门与四大庭院
奥斯曼帝国鼎盛之时,疆土曾广达欧亚非三大洲,包括从小亚细亚到黑海、阿拉伯半岛以及北非的埃及。若想了解苏丹如何统管广大的疆域,前往托普卡帕皇宫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因为在皇宫建成后的400多年里,有25位苏丹居住在此,上演了一幕幕皇室传奇与香艳的后宫生活。直到1854年,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一任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迁入多尔马巴赫切皇宫,这座华丽宫殿才结束了皇廷命运,十年后又不幸遭遇一场大火。1924年,它被改建成一座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名字也改称托普卡帕故宫。
托普卡帕故宫在土耳其的历史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故宫,二者都曾是统治者的皇宫,现在是集合了无数文物珍宝的博物馆。该建筑占地面积约有70万平方米,大致呈长方形,四周砌有5千米的宫墙。它坐北朝南东连海峡,西南面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为邻。
从使用功能来看,托普卡帕故宫可以划为两大功能区,即四大庭院与后宫。进入四大庭院,必要穿过三座巍峨宫门,依次为帝国之门、崇敬之门和幸福之门。
帝国之门矗立于皇宫外层城墙,进去即是第一庭院。庭院里辟有200米长的林荫大道,一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石雕作品错落其间,拜占庭时期建造的伊琳娜教堂后来被苏丹改为古董储藏室,现在偶尔会用来举办音乐会表演等。
托普卡帕故宫的三座宫门
帝国之门
崇敬之门
幸福之门
走过林荫大道即是崇敬之门,过去的达官显要们到达此门也需要下马脱帽郑重行礼,只有苏丹和太后可以骑在马上通行而过。过了崇敬之门进入第二庭院,庭院左边是议政厅和议政塔。议政厅是苏丹处理政事的地方,空间不大,陈设简单,右面墙上有扇格子窗,据说以前有某位苏丹在处理政务时被误闯进来的平民冒犯,遂改成隔窗听政。议政厅旁边是一座高高的尖塔,即议政塔。庭院的右边原为宫廷厨房,以前需供应4000~6000人的每日伙食。据苏丹穆拉特三世时的一份文件记载,当时在宫廷厨房里工作的人员多达1117人。现在此地已改建成器皿展览室,展出了两万多件珍贵的中国瓷器、奥斯曼银器和欧洲的水晶器皿等。
托普卡帕故宫全景
通过幸福之门跨入第三庭院,等于进入了苏丹的私人空间。谒见厅与大门相连,是苏丹接见各国使臣、官员与平民的地方。谒见厅背后分布着艾哈迈德三世图书馆、服饰展示室、宝物收藏室、伊斯兰教圣
第(4/1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