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历史回望

第(4/7)节
奥斯曼军队被打得遗尸遍野狼狈溃逃,维也纳之战以入侵者的失败而告终。

    这次战役是欧洲多个国家与奥斯曼帝国持续300多年斗争中的一次转折点,令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军事计划受阻。更不幸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奥斯曼帝国又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军事挫败。为了争夺雅典,奥斯曼军队败给了威尼斯军队。接着,奥地利军队深入匈牙利,赶走了奥斯曼人。不久,莫斯科公国连续进攻奥斯曼的盟友克里米亚鞑靼人,最终逼得奥斯曼帝国签订和约,交出了亚速海和亚速港。更糟糕的是,在对外战争连连受挫之时,奥斯曼帝国内部也爆发了战争。

    ◎内战爆发

    维也纳之战令穆罕默德四世退位,新任苏丹苏莱曼二世只是个傀儡君王。他在任之时,苏丹近卫军和西帕希骑兵发动叛乱,在国内引爆一场内战,内战的结果是两支部队洗劫了伊斯坦布尔等多个城市。

    苏莱曼二世启用穆斯塔法·柯普吕律来平息叛乱,穆斯塔法大力整顿帝国的财政并建起一支新军,这支新军的目的在于镇压国内叛乱者及清除其他潜在威胁。经过一系列残酷镇压,穆斯塔法从叛乱者手中夺回贝尔格莱德和尼什等几座城市,并稳定了伊斯坦布尔的局势。接下来,他试图反击奥地利人,但在斯兰卡曼战役中被杀身亡。

    新任苏丹穆斯塔法二世试图继续战斗,可是接踵而来的败绩让他无力回天。随着奥地利、威尼斯、莫斯科公国的连连获胜,奥斯曼境内大片领土被迫分割出去,穆斯塔法二世只得派出大臣与所有的对手开始了一次次和谈。

    奥斯曼帝国明显衰弱下去,欧洲各国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继续施压,继续大面积地瓜分其领土,致使奥斯曼帝国未获喘息之际,最终沦为“欧洲病夫”。

    进入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战败后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色佛尔条约》。按照条约规定,帝国的大片领土遭到了协约国的肢解瓜分,只剩下以安卡拉为中心的安纳托利亚中部和东部,以及黑海沿岸一小块地区。1922年,末代君王穆罕默德六世被迫流亡,延续了600多年的奥斯曼帝国至此终结。

    1788年,奥斯曼军队试图阻止俄罗斯对奥恰科夫的进攻,最终俄军取得了胜利。

    共和国诞生

    协约国企图瓜分奥斯曼帝国领土及土耳其本土的决定,令这个国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人民连续展开一场场游击斗争,资产阶级和爱国军官等进步力量也相继建起了地方性的“保护协会”等民族主义组织。穆斯塔法·凯末尔将军挺身而出,担负起救国重任。

    ◎领导独立运动

    1930年,参加完国民会议第七周年庆典后的土耳其共和国政要们。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1919年5月,凯末尔以第三军督察的身份来到安纳托利亚。本来,他的任务是恢复当地的社会秩序,但这位将军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反帝斗争中,博得了大批群众的信任和拥护。7月,在他的主持下,各民族主义组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凯末尔当选代表委员会的主席。9月,全国各地的“保护协会”又召开了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护权协会”,并确立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成为领导核心。这次会议结束后,凯末尔开始组建国民革命军。

    随着护权协会的发展壮大,日薄西山的帝国政府再也不能无视对方的存在。于是在凯末尔等人的敦促之下,帝国政府被迫于1920年1月召开了一场帝国议会,议会通过了由凯末尔起草的《国民公约》。

    这份公约相当于土耳其的独立宣言,令帝国政府和外国殖民者极为不安。1920年3月,多个国家动用武力占领了伊斯坦布尔,逮捕了许多革命者。一个多月以后,凯末尔等人在安卡拉成立国民政府,他本人担任总统兼国民军总司令,领导国内各地群众继续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斗争。

    ◎成立共和国

第(4/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