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章 历史回望

第(3/7)节


    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率领15万大军包围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攻下了这座号称永不沦陷的坚城,延续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终于走到了尽头。君士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穆罕默德二世随后将都城迁至此处。经过多年的发展,这座都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538年9月,神圣同盟的联合舰队由安德鲁率领,与巴巴罗萨·海雷丁在希腊的普雷韦扎附近交战,结果海雷丁取得了胜利。

    在其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穆罕默德二世又展开了一连串的征服之旅。塞尔维亚、波斯尼亚、爱琴海部分岛屿、意大利南部、克里木半岛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小亚细亚全被他纳入版图。不无得意的穆罕默德二世给自己加封了两个称号,一个是“法蒂玛(征服者)”,另一个是“两地(罗迈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和两海(爱琴海和黑海)的主人”。这两个称号绝非徒有虚名,当时的奥斯曼帝国领土确实得到了极大扩张,仅欧洲部分就拥有28个行省,亚洲部分也占有20个行省。

    ◎迈入黄金时代

    1481年,这位为奥斯曼帝国夺得大片领土的君王被长子指使的御医毒死,长子巴耶济德二世登上了帝位。像父亲一样,巴耶济德二世也是一位能征惯战之辈,把一生中的大半时间都交付于战场。1512年,他患上严重的风湿病,身体每况愈下,不得已遂将大权交给儿子塞利姆一世。

    1453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进入君士坦丁堡。

    塞利姆一世继承了先辈的军事才能,将帝国领土扩至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和埃及。在他的统治下,庞大的奥斯曼帝国开始迈入黄金时代。当塞利姆一世的儿子苏莱曼一世继位,他仍然推行扩张政策,率领大军先后攻占了罗得斯、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地——奥斯曼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

    苏莱曼不仅善于攻城略地,也富有治国之才。他下令完善帝国的法律规章,重建了耶路撒冷,另外还建起上百座清真寺、桥梁、输水管道和学校等公共设施。

    进入16世纪,整个奥斯曼帝国如日中天,当时的小亚细亚、克里米亚、高加索、美索不达米亚、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地区都在这个大帝国的统辖之下。也就是说,它几乎占据了全世界16的领土。

    皇宫岬

    在金角湾和马尔马拉海之间有一块突出部分,名为“皇宫岬”。拜占庭军队在此拴起粗铁链,以防奥斯曼军队的船只对城堡形成包围之势。为了突破封锁线,奥斯曼人想出一个新奇大胆的办法:他们在舰船的底部涂上油,船上系起纤绳,在牛和上万名士兵的齐力拉拽下,一艘艘舰船从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过陆路被拖入了海湾。这些舰船集中起来组成浮桥,士兵们迅速登桥越过海湾到达城堡的脚下,发起了最后的总攻——君士坦丁堡在围城53天后终告陷落。

    动荡与灭亡

    然而,再耀眼的太阳也有落山之时。当欧洲人开启大航海时代,整个世界局势出现了急剧逆转。17世纪的维也纳之战给了奥斯曼帝国当头一棒,其后遭遇的一连串败绩更令它元气大伤,这个超级帝国从此江河日下,曾经开拓的巨大版图也日渐萎缩下去。

    ◎外战失利

    1683年春天,奥斯曼帝国进军奥地利,准备占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维也纳。奥地利派出军队匆忙应战,结果屡战屡败,根本无力抵挡。7月上旬,奥斯曼大军逼近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仓皇逃离。

    其时,入侵一方有十几万人,兵强马壮粮草丰足,而守城一方只有13万人,武器较差粮草不足。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谁都能看出这是一场胜负明显的战争。于是,奥斯曼大军在7月14日围城后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休整了十天才展开攻势。没想到,接下来的拉锯战持续了一个多月,正当维也纳破城在即,波兰国王率领一支7万人的联军于9月12日及时赶到。战局顿时急转直下,
第(3/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