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哈萨克斯坦
第(2/15)节
阿拉木图庞大的骆驼群
及《政党法》,对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成立进行严格规范,陆续成立了诸如祖国党、农业党、哈萨克斯坦独立工会联盟、共和国穆斯林妇女联盟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政党及社会团体。
作为拥有14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哈萨克斯坦制定了公平、公正的民族政策,将民族和谐和国内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各民族语言、文化及生活习惯多有差异,但从精神信仰上,他们大都传承了远古“游牧战神”对独立、自由和力量的敬仰。这一点从哈萨克斯坦的国旗和国徽设计中即可看出。
哈萨克斯坦国旗旗面以浅蓝为底色,宛若蔚蓝无际的天空。一轮金色太阳挂在国旗中央。太阳下,一只高飞的雄鹰展翅翱翔,如同英勇的草原儿女,凭借智慧与勇气,搏击蓝天,不惧风雨。旗面左侧,垂直绣有哈萨克传统花纹图案,简洁明快,散发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国徽呈圆形,依然以浅蓝为底色。两匹背向而驰的骏马英姿勃发,充满动感。国徽中央,刻有哈萨克族传统帐篷上的圆顶图案,驰骋千里、扬马挥鞭的草原豪情呼之欲出。
建国简史
哈萨克斯坦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数千年来,这片土地饱经战火的洗礼。从部落割据的小国,到繁荣统一的哈萨克汗国;从水深火热的俄国殖民统治,再到拥有独立主权的共和国,其中的艰难坎坷难以尽数。哈萨克斯坦每一页建国历史,无不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哈萨克人的热血和汗水,是每一位哈萨克人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结果。
◎部落联盟时期
据考古学家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哈萨克斯坦南部的阿拉套山区就已发现人类居住的痕迹。发掘出的种种青铜器时期遗迹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哈萨克斯坦辖区的古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并掌握了比较高超的建筑技艺。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议会是哈萨克斯坦最高代表机构,行使立法职能,由上院和下院两院组成。
青铜器时代之后直至公元8世纪,今哈萨克斯坦辖区开始出现游牧民族组成的部落和部落联盟。这一时期出现的“乌孙国”、“大月氏”、“西突厥汗国”等国家,在中国史书上均有记载。公元6世纪,匈奴人建立的西突厥汗国入侵,征服了乌孙国和乌果尔部落,版图囊括了如今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地区。渐渐地,哈萨克本地的塞种人和月氏人与突厥人杂居通婚,突厥语成为主要语言。当时的哈萨克人多采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少部分牧民开始定居并发展起农业。
◎哈萨克汗国
公元8世纪,日益衰败的突厥汗国被突骑施政权取代。此后,今哈萨克斯坦辖区被多民族国家交替主宰。统治权依次被葛逻禄部落、喀喇汗王朝、奥古兹国、钦察人、卡拉契丹(即中国史书上记载的西辽)等国家掌控。其间,阿拉伯人入侵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带来了伊斯兰教并广为传播。
到了公元13世纪,为争夺统治权,哈萨克草原上的多个部落联盟展开激烈内斗。内斗使他们无暇他顾,被雄起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一举征服。后来,成吉思汗之孙拔都在哈萨克草原建立了金帐汗国,统治着大多数哈萨克部落。
15世纪中期,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建立了哈萨克汗国,首次将“哈萨克”作为国家名称。经过数年战争,哈萨克汗国的版图不断扩大,统一了哈萨克斯坦,使社会、经济、文化达到空前繁荣状态。
在哈萨克汗国建国的同一时期,紧邻哈萨克汗国的俄罗斯人和准噶尔部落开始崛起。自18世纪20年代起,他们对哈萨克汗国展开绵延不断的侵扰。在哈萨克人民的奋勇反抗和中国清朝政府的围剿下,准噶尔部落被平定。
和准噶尔部落正面开战的入侵方式相比,俄罗斯人采用的侵略手段要温和许多。他们在哈萨克汗国领土上修建军事要塞,步步蚕食哈萨克土地,同时利用哈萨克汗国内部分裂的时机,培植亲俄派人员充
第(2/1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