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深层的意义
第(5/5)节
但是,如果这些自然力量出现了问题,不能再科学合理地利用,人们就不得不思索它们的本质。找出其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然后才能解决并举一反三。
心理病症也是如此。
健康的人,能够很好地接纳自我、活在当下。
但是,当人们患上心理疾病,不再能够接纳自我,放下完美,就不能再强行要求他们按照这种标准生活。
简单的模仿非但难以奏效,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能还会更让人失去自我,因为模仿就是一种外界暗示。
他们会认为这样生活与自己的病并无必然联系。或者说并无决定作用。
会认为病太过复杂,太过晦涩,绝不是简单的生活能改变的。
也就没有动力去面对生活。
勉强去生活,是一种意志力的作用
而意志力又是短暂和费力的,不及本能持久和自然
就像一个人,勉强去赞美一个女孩漂亮,会感觉很吃力
如果他完全发自内心去赞美她,不管对方的回应态度如何,他都不会太过勉强和失落,而沉浸在自己的欣喜中。
所以,应该分析出其病因在哪,把对所有问题的疑惑集中于一点,然后突破,才能找到根本的出路。
说上述这么多,目的只在于强调深层分析病因的必要性。
我会尽量深入分析,把复杂的病症还原成最简单的原因,不至于读者陷入过分的深思和困惑中。
也尽量让心理有阴霾和障碍的朋友,不会强行要求自己按照理论改变自己。
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然推力。
第(5/5)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