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9/10)节
的古铜镜,垂直地反射出金阁的影子。傍晚的天空,在水草和藻类的最下方映现了出来。这傍晚的天空,不同于我们头顶的天空。那是清澈的、充满了寂光[8]的,从下方和内里把这个地上的世界完全吞没,金阁如同黑油油的、完全生了锈的、巨大的纯金锚,被淹没在其中……
住持田山道诠和尚是父亲禅堂的学友。道诠和尚和父亲一起度过了三年的禅堂生活,其间,他们吃住都在一起,两人都在据说由义满将军兴建的相国寺专门道场修行,参加了自古以来就有的“低头忏悔”与“三日坐禅”仪式后,才正式加入相国寺派。不仅如此,后来,道诠法师兴致大发时还讲起他与父亲不只是苦于修行的学友,还是嫖友。他们经常在就寝时间过后,从土墙翻出去嫖妓,花天酒地。
我们父子拜谒了金阁以后,重新回到了大雄宝殿的正门,我们被带领着穿过宽敞的长廊,来到能够展望闻名遐迩的陆舟松的庭院——大书院住持的房间。
我身穿学生制服,端正地跪坐在那里,有点拘谨。然而,父亲到这之后突然放松下来。尽管父亲与这里的住持经历相同,福气却截然不同。父亲身体孱弱,皮肤苍白,看起来福薄命苦,但道诠和尚看起来则像桃红色的点心。一些从各个地方寄来的小包裹、杂志、书、信等堆满了和尚的桌面,全部都是未开封的,就像一座华丽的寺院。他用肉嘟嘟的手拿着剪刀,灵活地拆开其中一个小包裹。
“这是从东京寄来的点心。听说目前这种点心非常珍贵,只供军部和政府机关,还无法从店铺买到。”
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品尝以前未尝过的西式糕点一样的东西。吃的时候越是紧张,糕点的粉末便越往我的膝上掉。那时,我穿着光洁的黑哔叽制服。
父亲和住持对于军部与官僚只重视神社而忽视寺院,甚至到了压迫的地步——非常气愤,他们讨论了今后应如何经营寺院。
住持偏胖,但脸上也有了皱纹,不过每一道皱纹深处都洗得非常干净。圆脸,鼻梁高挺,似流出的树脂凝固成的形状。脸是这般模样,剃光的头型看起来非常威严,好像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脑袋,最具动物特征的地方只有脑袋而已。
父亲与住持的话题转移到了僧堂时期的旧事。我望着庭院中的陆舟松,只见巨松的枝丫低垂,错落有致,好似一艘帆船,船首的树枝全都伸向了高处。快到闭园的时间了,一个旅游团到达了这里,一阵阵的嘈杂声通过土墙从另一边的金阁方向传了过来。那脚步声以及人声好像融入了春天黄昏的天空中,听上去并没有很尖锐,带着一丝轻柔以及圆润。脚步声又仿佛潮涌一般远离了这里,给人一种仿佛踏过地面的芸芸众生的脚步声的感觉。我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夕照余晖下金阁顶的那只金凤凰。
“我将这个孩子……”
听到父亲这句话时,我转过头望着他。在几乎已经黑下来的房间里,我的未来被父亲托付给了道诠法师。
“我感觉自己不久于人世。到时候这个孩子就拜托给你了,如何?”
道诠法师不愧为法师,他并未讲任何客套的安慰话,只是说:
“好的,交给我吧。”
令我惊讶的是,两人之后愉悦地谈到了各种名僧之死的逸闻。传闻中,有位名僧只是讲了一句“哎呀!我真的很希望可以死去”,便真去世了。有位名僧与歌德一样,讲了一句“将更多的光明带给我吧”,便去世了。还有的名僧在去世前,还在计算着自己寺院的钱财。
受住持的邀请,我们留下来吃了一餐药石饭[9],当天晚上住在了寺院。晚饭后,皓月当空,我不停地催促父亲再带我去参观一下金阁。
父亲和住持分开多年以后再次相聚,非常高兴,原本已经很累了,但是提到金阁,他便深吸一口气,抓着我的肩膀跟着一起去了。
月亮从不动山的山际升起。金阁的背面承受着月光,金阁将黑暗且复杂的影子重叠起来,四周寂静无声,只有究竟顶的花格子窗框处有清亮的月影洒下。究竟顶四
第(9/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