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年少 第9节
第(2/4)节
到东暖阁,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的曲裾深衣后,再至正殿,分别向皇后及正宾行拜礼。
再行三加,去钗加冠,正宾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换上相应的大袖礼服,向皇后及正宾三拜。
正殿中笄礼的陈设撤下,有司置醴,正宾请宝珠入席,接过醴酒,走到席前,面向宝珠,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宝珠再行拜礼,正宾回拜,宝珠将酒洒于地上作祭醮,杯置于席案上,随即象征性地进一点饭食。
最后,她来到皇后面前,聆听教诲,拜答曰:“某虽不敏,敢不祗承!”
国朝女子不取字,笄礼至此完毕。皇后步下台阶,欣慰地拉起宝珠的手:“及了笄,就是大人了。”含笑理一理她钗冠垂下的珠串:“回去稍歇一歇,咱们借你的好日子,还要聚一会儿呢。”
宝珠答“是”,行礼退下了。她穿着繁重的服饰,仍由宫人引着,慢慢往外走去,步履端庄而不失舒缓婀娜。
行至院中,忽见太子一阵风似地来了,宝珠连忙停下脚步,等他走到跟前时,微微屈膝俯首,两手在胸前,向他行了万福礼。
太子竟呆了一瞬,方才一揖到底,向她回礼。
错身离去的宝珠不曾发觉,立在殿中的眉舒却看得真真切切,太子的耳朵红透了,甚至在进屋良久后都没有消退,一如太子本人的魂不守舍。
他一定很懊悔错过了宝珠的笄礼,但因为皇后的吩咐,不得不留下来。
在座的女宾客都与皇室有着各式各样的姻亲关系,唯独眉舒一人,尚未婚配。
皇后的用意,从来不曾遮掩过。
第13章十三水墨牡丹图
宝珠回到住处,由杏儿搭手,换下了礼服,卸了首饰,拆了发髻,重新挽了个单螺,又倒来热水洗去脸上的脂粉。
杏儿就在一旁替她将衣服熨平挂起来,一面说:“姐姐一定累坏了,我让小厨房做了酒酿圆子,这会儿温温的,姐姐可要用一些?”
宝珠道一句谢,杏儿已忙忙洗了手,将碗端到她面前来,生怕宝珠再费劲儿。
宝珠不觉失笑。她曾戴过更重的翟冠,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只不过,这般庄重肃穆的笄礼,仿佛到底是不一样的。
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她审视自己的过往,虽偶有遗憾,但总算问心无愧。
至于将来,大概是被皇后许配给某一人,尽己所能地相敬如宾、操持家务、生儿育女。
她伸出手,将遮挡镜子的桃花锦罩放了下来。
一时下起小雨来。京里历来少有这样的杏花雨,皇后不免兴致愈高,不过命人将花宴自院中挪到室内而已,众人说笑如旧。
太子听得内侍小篆附耳回话,因起身向皇后行礼道:“臣与人有约在先,请母后与诸位夫人尽欢,准臣先行告退。”
皇后闻言望着他,道:“既然如此,那你去吧。”
原来太子月前偶然得到唐子畏所作《女儿娇水墨牡丹图》,因略有一二残破,宫中画师无人能修复,特地托了明琰长公主之子薛盟,代寻高人。
急匆匆地赶回东宫,薛盟背着卷轴,正逗着院中莲缸里的鱼儿,旁边一个小内侍手里擎着两把伞,既要给他挡着雨,又要给他背上斜出一截的卷轴挡着雨。
太子叫一声“表哥”,上去便问:“修好了?进屋去我看看。”
薛盟作个苦笑的样子:“正是没修好,我向殿下负荆请罪来了。”
见太子脸上一变,薛盟越发明白这画对他何等要紧,只怕自己是讨不来的,却终究不死心,央道:“好殿下,我那掬芳馆里的东西,可有你看中的?不然,我再搜罗些旁的,两三样换这一样如何?”
他有这讨价还价的闲心,太子便知道画还是好好的,放下心来,催促道:“别玩笑了,快打开我瞧瞧。”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