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母种情录】(73~78)
第(7/13)节
扰娘亲,我悄悄起床,简单洗漱,便又回到西厢。
仔细打量屋内陈设,才发现此间的床榻较拂香苑不同,四角安立柱子,搭建架子,精纹细雕,花式刻路繁多,形状宛如一个小巧玲珑的屋子,可容二三人同眠。
昨日睡前迷迷糊糊,却隐约注意到了偌大房内,除了床榻这一主要陈设外,还有被油布覆盖的茶几,似乎放有什么器具。
我掂起油布,吹了吹沉积的灰尘——想必是胡大嫂未及清理——掀开一角,逐渐明亮的晨光照耀了它们的真面目——瑶琴围棋、文房四宝,精雕细琢,做工仔细,质地不俗,显非凡品。
这下倒是让我有些兴奋,据娘亲所言,琴棋书画乃是文人骚客所必修的课业技能,但我于葳蕤谷中只听过未见过;拂香苑与讲究六根清净的佛门有关,不会有娱人娱己的” 外物” ;洛正则之子洛啸原倒是儒生,府上应有此物,但那时匆匆做客,他未及展示,我也不能冒昧询问。
虽然一窍不通、殊无技艺,但经受儒家典籍熏染的我却有种手痒难耐的感觉,仿佛嗜武之人遇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不过上两招怎能心甘?
但我微一思虑,便觉此时不宜抚琴手谈,可能会打扰娘亲休息。
于是我来到房屋前坪,走到与垒岸平齐竹林前,卸下含章剑,开始从基础的功夫练起。
甫一上手,果然发觉筋骨已有些生涩,还得使上几分力架势才能摆到位。
待我练了二三个姿势,忽听得身后天籁仙音:” 霄儿,用早食了。” 回头一看,一袭白衣的娘亲正在堂前静立,微笑招手。
” 好。” 我回应一声,向正堂走去。
” 霄儿这么乖啊,娘还没叫你就起床练功了。” 来到廊前,娘亲玉手轻轻摸摸我的头顶,眼里尽是赞赏之意。
” 孩儿起得太早了,闲得无事就随便练练了。” 这般夸奖让我有些羞赧,吐了吐舌头。
” 那也很好了。” 仙子微笑颔首,再次肯定,而后我们进了堂内齐齐落座,娘亲将一碗粥饭推至我面前。
我吃了几口,忽然想起房里的琴棋来,问道:” 娘亲,孩儿房里藏有琴棋书画,得空教教我好不?” ” 好,待霄儿练完武功,便抚琴养心吧。” 娘亲停下手中瓷勺,不假思索地颔首答应了。
我高兴地嗯了一声,专心吃起早食来。
填饱肚子以后,我在前坪锤炼腰腿,娘亲则在一旁指点要领。
” 霄儿,腰再沉一分。” ” 架子摆稳,气沉丹田。” ” 力由足发,直透脊背。
” 待我练得两轮来,已是未时,算是结束了今日的武功基础。
但我却忽然想起一个十分尴尬的事情:我到底使得是什么武功?
永劫无终乃是内功心法,不带招式,而我练体所用却并非任何特别的招式、拳脚、技艺,也不是它们的铺垫、准备、前身,而是连武奴也会以此锤练手眼的几个基础架势。
诚然,我身负内功、凝练元炁,跻身一流高手之列,出山以来倚之未尝一败,但那纯粹因为所敌对的乃是吴老六和胡大壮,他们二人连粗通武艺都算不上,若是对上沈师叔父子,恐怕胜少败多——他们日夜锤炼、恪己不辍而成的剑招,我定然难以招架。
回想起来,我至今为止的胜绩全是以力欺人、以境界压人,还是对两个门外汉。
论剑道,我半路出家;论拳脚,我 ”朴实无华” ;论身法,我大步流星;论招式,我” 自成一家” ......简直一无是处。
我并非娘亲那等绝世高手,招式武功对他们已然没有意义,粗拳乱脚与神兵利器、神技绝艺也没什么分别,正是大巧若拙。而以我的资质,却不知此生能否与他们同日而语,因此这般四不像的武功属实有些不伦不类。
正思虑间,忽然听得琴声入耳,寥寥几个音符,悠扬婉转,如山涧流水潺潺,如清泉滴落泠泠。
回头一看,娘亲正端坐在堂前屋檐下,
第(7/1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