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九章 元禄琉祸(9)
第(1/4)节
“约翰,请喝茶。”
王浩亲手把茶杯递给手足无措的英国人,笑着问道“不知道我的呢绒能不能准时到台北,你知道这是军需品,关系到士兵的生命。”
后者完全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要知道,九州这地方距离马德拉斯将近一万五千里,今年他还没有收到印度总部的任何消息。
约翰本人比王大都督对这事儿更上心,这个两年六十五万匹订单是他接手台北商馆以来最大亮点,严格说也是唯一的亮点,毕竟呢绒才是英国最大的贸易品。
“首席执政官阁下,我还没有接到任何消息,不过我相信印度能解决,哪怕马德拉斯不够,我也要求孟买等地务必调集足够的货品。”
作为公司最大合作伙伴,约翰知道印度对台北有多重视。他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最迟七月初,公司的船一定能到台北,呢绒肯定在船上。阁下,火炮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不认为公司能够生产出您订购的数量。”
这场仗打到六月初的时候,弊端显现。王浩心里多少有些后悔虽然已经十年生息,这场国战还是打早了,要是能再给台湾两三年发展该多好!
从台北到九州的运输一团糟,因为运输量远超历年,这次彻底放弃了船团运输的办法而是单船走航线,到港就卸,卸完就装,装完马上返航。
这样比船团运输效率至少高两成,缺点是参军司无法掌握船只到底在什么位置,前线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船只用于机动。
需要往返输送的物资实在太多,岛原藩夷为平地后,大军又继续北上,逼逃了大村藩主(27万石),攻陷了唐津藩(6万石),这家也是家谱代大名,除了斩杀外这两个小藩又给远征军背上近三万民人和三万奴隶的包袱。
这还没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被孤立的平户藩(71万石)叛变了,他家的藩主松浦栋带着几百武士逃出久留米联军大营,主动找到琉球人投降,请效岛津事。
平户藩真是走投无路了。九州西北角的肥前国,只剩下他家这个在国里又在最西北角的大名,平户藩已经被琉寇彻底切断在平户岛和松浦半岛上。
估计他家自己也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到底是保家还是卫国呢?最后松浦大人还是舍不得六百年的家业,宁可被琉寇扔到南洋也要活下去。
统战工作开出第一朵花算是好事,但他么的谁也没想到,这么个小藩人口居然超过九万,好说歹说最后王浩答应让松浦家带两万八千人下南洋。
别看只有不到三万口,这些人可是要送到三山列岛(吕宋买来的布桑加群岛),这路程比运到台北远的多。一瞬间,大军在九州周围要养活军民近20万人,每天光粮食就要吃四千几百石。
“大人,最迟到明后天,上下天草的民户全部运完,后面开始输送唐津港。”
陈新最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个参军司干的真是没味道,纯粹是个总调度官。
今天樱岛又出个新问题,这位匆忙赶过来汇报“樱岛的消息,有一批首里厅的基础户不知道怎么提前送了,他们正在樱岛登陆,总数有2900户近9000人。”
种子岛已经彻底装不下了,那里聚集了各地输送来的基础户和九州后送的倭户合计近九万口,如果只种地的话,就是把岛上能开的田都开了也养不活这许多人。
“暂时先等在樱岛,这时候送到哪里都不合适。”
王浩也没别的办法,九州上没地方安全,至于壹歧岛,那里除了近万农户,还聚集了三万奴隶,那是等着开工程的。
陈总调度直挠头,樱岛同样装着近万人,那可是个真正的小岛。“
大人,不如在萨摩藩南边再开一个厅,岛津家撤走的时候田地没有毁掉,过几个月就能收粮食了。”
敌后囤民户,如果没有战兵,那风险有多大,王浩抬头看着自己的参谋长,他需要个解释。陈新有自己的道理,这股首里厅的民户武装不是一般的强大。
几年来从没被
第(1/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