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百五十九章 元禄琉祸(9)

第(2/4)节
关注过的首里厅去年刚刚攒够五万国人,可怜的厅令终于升了县令(马上调走好几千人不知道会不会再降成厅),民户去九州他觉得风险相当大。

    这位热心的民政官想办法说服供销总社,原来卖五块钱的大八斤,供销社降价一块钱,县里拿财政贴了一块钱,民户只要三块钱就能买一杆枪加五十颗枪子。白送一样的价钱让民户纷纷武装自己。毕竟这可是去敌国隔壁种田,总要有备无患嘛。

    结果这只队伍带着近七千只火枪,平均每个男人两杆。孙县令主动性这么高吗,王浩脑袋里仔细回想这个唐荣转过来的文官,以前没觉得这是个人物啊。

    也算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吧,这样至少还能往那儿再输送三四万倭人,后送台北的压力马上降下去一截。

    “那就安置吧,尽量缩在萨摩半岛南部,山川港附近。”

    可能攻击萨摩的只有一个潜在敌人,那就是熊本藩,有必要派人去熊本藩好好敲打一下,免得他们犯错。

    其实还有别的办法,陈新也想过这问题。

    “大人,属下觉得可以高价和熊本买粮,价格再高都没事儿,总比咱们从台北运省运力。”

    这办法可以的,王浩笑着点点头“你这想法好,那和长州也买,价格随便他们开,必须都卖给咱们。”

    粮食都买走还怎么出兵,吃糠咽菜的士兵是不能出征打仗的。九州收获季节在九月中旬,那时候整个岛子已经关门,熊本藩又不傻,到时候绝对乖得很。

    蔡大人也有自己想法“大人,不如让釜山商馆和鲜人谈谈,让鲜商直接把粮食送到壹歧岛,谅他们也不敢不答应。”

    外交司的朝鲜拓交之行再次失败,朝鲜人的麻木大约仅次于大清国,这仗但凡离得远一点,人家朝鲜连半点兴趣都没。

    琉球人明言大战九州,鲜人多少有些担心,釜山到对马岛不过百里,到壹歧也不过三百里,这么近的距离两国国战,他们怎么都要了解一下。

    就是这样心虚的朝鲜也只派了草梁商馆(釜山)一个通仕郎(正八品)过来,担心得罪倭人的鲜人坚持不穿官服,只敢穿着商人服装在船上晃悠。

    五月底,蔡司官送了件礼物给他——185738对倭人耳朵(注一),这个小官哭着回国了,琉球人让他带话给国里,下次派个稍微能谈谈事的过来。

    大都督不算个有天赋的将军,他总是把战场外的因素考虑的太多,这次九州大战,他还是把掠夺财富和人口看的太重。

    没过几天,实在按捺不住的何英主动找上门“大人,四万大军猬集一处,这不是办法。”

    南河调上来的总预备队刚刚到达壹歧,广南人送来的酱油部队也已经上岸,台南和西贡各有一条新巡航船加入战队,基干民兵已经把各旅、团的伤亡全部补充完毕,九州岛上各大营聚集的战兵,比出战时候还要多得多。

    何旅将给出自己的建议“大人,我有上中下三策,上策莫如聚重兵直捣大阪,大阪拿下这仗基本就赢了。”

    什么民户、奴隶,何英认为根本不必理会,仗打赢了这些东西要多少有多少。他觉得从倭国地形看,近畿沿海就是倭国进退的核心,那里打破,倭国连聚兵都没地方聚,到时候关西半国和关东江户彻底割裂,倭人如果不想灭国必须要给点说法。

    “中策调整筑堡地点,在关门海峡对面下关筑堡,留一只强军守住下关,大队沿濑户内海东进,择一点登陆沿海岸向东攻击,下官建议是仓敷,那里补给方便,可以就食于敌。”

    只要关住关门海峡,何英觉得九州岛上这只联军在后面战争中只能坐看成败,而且九州岛上倭人行政能力已经接近崩溃,何大人很怀疑,土屋政直能不能征集足够的粮食养活那只大军,军无粮既散,这支兵看着大,实际上效果有限。

    这条中策前两天陈新曾经提过,不过暂时还实现不了,王浩苦笑的回答“手上运输船不够,连两个旅都送不了。”

    天天往回装人干什么,何英一听就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