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百四十九章 都督府的筹划

第(2/4)节
开港。外交司自己想借着这机会把朝鲜工作开展起来,那边最怕倭人,司里这次打算邀请朝鲜人过来看看琉球怎么痛扁倭人,就问你朝鲜看着怕不怕。

    开年还打算从广南调兵过来,这事负责广南外交的王月乐估计不难,广南去年底和宁靖旅联合出兵效果还行,活不难死人少收入过得去,广南估计能接受。

    暹罗那边可没什么把握,那国里这几年各派内斗的很厉害,台湾帮着训练禁卫军都被国里一些贵族攻击的不行。

    和出兵关系最小的是宁靖。镇守府设了才刚刚两年,人口才六十几万,财政也不能自给,所以做计划的时候干脆就把宁靖撇在一边。

    虽说不用参与计划,可林文豪还是忙的要死,这不回台北以后每天不在家吃饭,夜夜在风化区搞各种聚会。

    甭管商界巨子、盐场老板、铁场炉头,反正就没林大人不邀的,借着帮镇守府招商引资的说头,每天喝的醉醺醺、身上香喷喷的回家,偶尔还会打发人回家说喝倒了宿在外面。

    忙过元宵节,林镇守准备尽快回宁靖,他是被紧急召回台北的,走得时候战事都没结束,那边情况他心里放不下。临走前几天,林达仁跑去拜谒大都督。

    “大人,有几个为难事要向您汇报一下。”

    开府这两年,台湾已经流过去近四万户十二万余口,镇守府基础户骨架搭的相当结实,估摸着不少贪图土地的人家已经去了,后面两三年如果台湾再有五七万口流入宁靖,林文豪就要烧高香了。

    这样后面新增人口主要靠两广和南掌、安南、大清国这几国边境线上的各种山地民族。最近广东各地人流越来越大,最早过来的那批流民产生品牌效应,再加各家船东为了象林贸易,也到处帮着宣传,去年一年光广东过来的就超过五万口,明后年只会越来越多。

    “难就难在广西,云南还有安南边境土民,他们想投靠只能一路走过来,估计一小半都被安南权贵拦在路上。”

    都督府在安南海边买下一个大岛叫吉婆岛,还在这岛对面太平江口租下方圆四百多里的一大片土,鸿基煤矿就在这块土地下面。

    已经有四家公司在鸿基分包开采,矿工接近八千人。江口原来那个十几户渔民的小村正在被改造成商港叫鸿基港,陆上距离镇南关不过两三百里,离广东边境的防城(今属广西)也不过三百多里,看着拿这个口子吸引人流再合适不过,但实际做不到。

    港口太新了,这时代信息传播相当慢,内地还不知道。再说这港来的船十条有九条是煤船,真正能找到这里的流民少得可怜。

    “镇守府交涉了好几次,东京也没个消息,您看是不是您给郑主打个招呼?”合着这是让王浩和老丈人搭点脸面。

    王浩直摇头,他觉得有难度。

    “招呼可以打,我回头就写封信。不过郑主也未必控制的住底下人的小动作。”

    安南是封建制度,各地贵族在自己地盘上权利很大,这种小事理论上也轮不到郑主管。

    与其求人不如求己,王浩倒是给他个别的建议“不如在荣市设个商馆,甭管那里来的流民,只要走必定过荣市,在那儿截住直接后送比什么都简单。”

    还真是,林文豪脑子转转觉得是个办法。荣市正好卡在红河三角洲和中部沿海平原连接处,巧就巧在这地方有条大江从南掌内陆高原上一路冲下来叫蓝江,这江流到荣市入海。河流在长山山脉峡谷里蜿蜒曲折,冲开山脉形成最北一个隘口——仙女隘,这是越北红河三角州到南掌北部的必经之路。

    “大人这办法确实好,那里开了港,咱们能把盐铁顺着隘口送进南掌和云南,比从山中一路走陆路容易得多。”

    宁靖今年发展还是挺快的,除了人口,当地农业、加工业和手工业发展迅速。林文豪瞄准这是中南半岛北部最大内陆出口这个要素,果断把象牙出口量降下来,现在象林光象牙加工作坊就开了二十几家,各种牙雕产品抢了广州的传统生意。

    另外顺化又出铁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