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章 融合
第(3/3)节
把位阶一下设的太高让大伙将来没有升职的空间,也不会短时间没位置可升,两边留弹性。都督府下面设一层参议,这名字一听就是佐贰官,本身无品阶也无定员,由司官里资历较深者兼任。
他给程泰祚定的是监察司长同时给从三品的加衔,监察司早就要设立,只不过没人选一直拖着,如今程大人位阶足够高,而且又和原体系没有交集,干这个挺合适。程泰祚自己不想干监察,他原来那个总理唐荣司本身也是虚职,不过他管着琉球孔庙,实际上负责琉球的教育事务,这个活儿他觉得自己既熟悉又有兴趣,而且眼看自己花甲之龄,干监察这么得罪人的事情也不是多舒服。
让这么个快退休的老头搞监察,正是王浩得意之做。台湾教育可不是用的儒学,让一位儒学大师过去管教育,那不是等于走回头路嘛。“子平先生,台湾格局乃是初创,不管军民官员都是从各处拼凑出来,规章制度都是草拟,其中不免很多疏漏,监察乃是重任,非先生这样的大才恐怕压制不住。”
从古代就是这套路,搞监察从来都是位置不低,名声很重的活,既然王浩这么说,程泰祚再说下去显得自己矫情,所以他也只好施礼谢过,程家还有个儿子程顺泽(字宠文),那也是琉球国里知名的学士,今年夏天差不多要从福州留学回来。王浩正好也一并提出,等程公子回台北,请他到自己衙署做个秘书。所谓秘书官位是不高,不过能朝夕跟在大人左右,前途绝对不可限量。程泰祚马上感受到边上两位大人眼神里羡慕嫉妒恨之类的神态,这对程家绝对是好事,程泰祚没口子答应下来。
“俊才先生,镇守府里有位李智建李司长管教育司和外交司,不幸李司长因病失落在印度。我意见先生不如接了外交司。”这是个缩水衙门,台湾就这么大,外贸司负责和所有国家贸易兼做外交,而且现阶段正经需要搞外交的,也就大清国和欧洲各国,欧洲实在太遥远,刘浩天到伦敦以后做了什么台北根本不知道,相管也无从管起。
如今既然成立外交司,为了避免重叠过甚,外贸司马上要更名通商司,就是这样外交司也只能算光杆衙门,所以王浩还让蔡彬先兼着通商司的副长官,要不这衙门都甚至没人力搭起来。钱俊尧态度特别端正“蔡大人,以后咱们就先合着办公,我这里的人您先调着用着。”不管怎么说,司一级已经是台湾最高行政单位,蔡彬对能够被定位在第一集团里表示满意,毕竟后面走到哪步现在也说不清楚。
安置了这三位还没结束,毕竟唐荣里面各种大人有二十位,如果加上下级官吏将近百位,给这三位定在一线那也是告诉唐荣,台湾拿他们当自己人。既然三位都接受镇守府任命,那大家立刻变成上下级关系,王浩说道“唐荣里有民政经验的官员不少,这两天也请三位大人细细思量一下,还有哪些大人适合担当何职,到时候改制的时候也一并任命下去。”看看三位点头称是,他又嘱咐了一句“诸位大人待在琉球,不管多少代一直也算客籍,叫唐荣也是彰显对故国思念,到台湾以后,这名字也就不要提了吧。”
这才是台湾真实目的,既然要融进来,那就彻底进来,不要站在旁边显着自己是个外人。几位大人都不是傻子,这话听了马上明白领导意思,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第(3/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