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章 融合
第(2/3)节
之所给破了,打破一个也不要紧,只要能给别人还回去一个更大的就行。王浩继续说道“台湾沃野千里,就是从今天起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安心等着生民繁衍,百十年后也是个箕子朝鲜(注一),虽然不敢说建帝王基业,千乘之国是有的。”
这事情琉球几位大人是信的,毛大人在游览桃源的时候反复确认过,这一地已经超二十万人口,光桃源人力财力已经超过原来琉球一国,何况镇守府已经开了三个县,未来还会继续开县,台南也要划过来,怎么看内地两三个府的规模还是做的出的。几位琉球的大人在那儿恭谨的听着,一边通过各种肢体语言和眼神做着交流,许三多一直坐在对面喝茶,看着这幅活话剧觉得十分有趣。
“广宇先生,如果只是在台湾立个小国,那先生这幽然南山的心愿我就许了。”王浩死盯着毛龙达眼睛,慢慢的说道“可在下还想继续做大,把这台湾占尽。将来或倭国或广南,把这国做成万乘大国,能救更多的汉人脱离苦海,能在这海外再造一个神州,也能让在座的各位都有个传家之业。”他躬身给毛龙达施了一礼“请先生祝我等一臂之力。”
他这话给足毛龙达面子,再说毛大人今年不过虚岁五十,在从政来说还是最黄金的年纪,哪里真舍得退休呢,只不过要显得既恭顺又要拿捏一下。现在人家给了他面子,那他总也要有些表示,免得头仰的太高,人家真不鸟他了。
“王公,如今镇守府蒸蒸日上,我观体制和琉球不类,就是和他处也颇有不同,也不知道我等加入能做些什么。”毛大人很早就把自己嫡子送过来,去年已经是镇守府侍卫室少校侍卫长,他倒不担心台湾体制里没自己一份,不过都在体制里,也有个高低卑下不是。能问这话那就是不矫情,王浩当下把台湾执政下沉和分工更细的设计讲了一遍“当年洪武爷说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台湾近期都不会建国,确是要委屈先生们。”
唐荣各位大人身上都背着琉球国品级,在座帽子最低的蔡彬都是正三品,如果按这个品级转到镇守府体系里,那王浩,许三多两位都要把掌舵的身份换给毛大人。毛龙达站起来代表唐荣各位表态“琉球国不过内地一县,官阶实在是小国寡民,实在不值一提。王公有大毅力,我等怎敢不和台北诸公一起从头做起。我听说今年新台就要设县,我厚颜替自己求一个县丞。”
县丞就是将来县令的候补班,如今台湾体制里只是个从七品的官职,还属于低级官员到中级官员过度阶段,要是按照这个定下来,那整个唐荣的官员阶层要全部打到体制底层。
这当然不是王浩初衷。即使到现在,唐荣诸位大人的文化底蕴和从政经验,也要好于镇守府的司级干部,只不过他们要逐渐熟悉镇守府的体制罢了。其他人都还算好安置,就是毛龙达做过一国执政,怎么安排都比较难,不过台湾这套体制里有一个坑勉强可以安置。
“台湾地不过千余里,如果走不出岛子,长久看也不过是半省之地。我意不如定个省一级的衔阶,免得以后官制反复调整。”这话的意思是把政府的文职阶级定到正二品,比对的是福建巡抚的品级。这调子定下来就可以顺着理“镇守府体制内,镇、县到将来的州府都没有律法权利,律法权将来也不会授予民事官。我觉得广宇先生可以执掌全台律法之职,位在诸司官之上,将来律法也自成体系,不与民事官混为一体。”
这走的现代国家路数,行政、立法和执法三权剥离。眼下没这么先进,先剥离出执法权。这位置又清贵又独立,除了受金字塔尖的制约,并不受同僚的挟制,当然也和正常的民事体系无缘了。毛龙达听了一下就明白这是给自己单独设计的体制,就和明清的翰林院一样,虽然没多大实权,可是品级、身份倒是给的足足的。他态度摆的端正“如此甚好,只是台湾如今民情和它国不同,下官回去要好好思量下,以后如何行事。”
王浩的心思,唐荣各位大人里,程泰祚位阶比较高(从二品),而且程家对镇守府有大恩绝不能薄待。他打算在台湾设个二品的都督府,既不会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