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3页

第(1/2)节
    宓葳蕤说完,惠仁帝心中的疑虑已被打消了大半。

    “国师之意朕知晓了。只是赋税乃要事,待朕与诸位爱卿商议后,再做……”惠仁帝的话被冲入大殿的侍卫截断,“圣上,边关八百里加急塘报!”

    “什么?!”事情来得突然,不仅惠仁帝大惊失色,朝中众人也一片哗然,“快呈上来。”

    自镇国将军秦越扫平南蛮后,虽有大夏对伽邑虎视眈眈,但边关有秦家儿郎驻守,便犹如插下了一根定海神针。

    秦家儿郎誓死卫国,骁勇善战。

    尤其秦越接过虎符后,用兵如神未尝败仗,便是惠仁帝也不得不承认,正是有秦家守边,他才会如此安心。

    然而今日却破天荒地传回塘报,莫非是大夏打进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哭了,卡文……卡的我撕心裂肺了,争取明天不卡orz

    谢谢霁月小可爱的地雷和评论,呜呜呜,鞠躬~也谢谢一直默默陪伴我的小可爱们,感谢你们!

    第117章

    众人屏住呼吸,  紧盯着惠仁帝。

    只见他看着手中塘报,先是面色沉凝,  然后神情渐渐舒展,紧绷的身体也松弛了下来,最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李忠,将塘报念与诸位爱卿听听。”惠仁帝将塘报递给李忠后,坐回御座。

    塘报是秦越亲笔。

    所述并非大夏出兵,而是边关因秋收不济,不知何时聚集了一波流民,  有些山贼借此趁混作乱,  打着流民的旗号在村子里烧杀抢掠,  他已派兵镇压,但仍有不少百姓食不果腹,是以恳请朝廷减税拨粮。

    面对众人满含讶异的视线,宓葳蕤面色如常。

    “国师真乃神机妙算。”惠仁帝感慨,  说着他心有戚戚。

    这一路有王培随行,宓葳蕤的一举一动可谓都在监视之下,  绝无与人勾结的可能。

    就是如此,才更让惠仁帝觉得惊心骇神。

    宓葳蕤实言道:“只是巧合罢了。”

    他去过田间,  知晓那几座府郡收成会是如何,是以流民的出现不过是必然因果,  至于山贼趁混作乱,  却是意外,更不用说这份八百里加急塘报。

    可惜有时候,  真话往往没人相信,尤其配上宓葳蕤波澜不惊的那张脸,众人只觉国师当真高深莫测,  心中不禁肃然起敬。

    有了这份突如其来的塘报,惠仁帝也清楚此事已不能容后再议,他看了看阶下百官,问道:“诸位爱卿觉得此事该当如何?”

    殿内一时沉寂。

    片刻后,有武将出列:“请皇上减赋拨粮。”

    有一就有二,秦家在武将中的威望自是不用多言,且此事乃是国事,倒不会有结党之嫌,是以朝堂中大半武将都陆陆续续出列请命。

    惠仁帝并未即刻应下,眼神朝一干文官看了看。

    有人琢磨着惠仁帝的意图  ,自作聪明道:“赋税一事,哪能说减就减。镇国将军乃事武将,只怕不懂农桑之事,保不齐被刁民蒙蔽……”

    此话一出,朝中武将皆怒目而视。

    若不是有惠仁帝坐在上首,不得御前失仪,说话这人恐怕已经被胖揍了一通。

    喻苏抿了抿嘴,出声打断了试图讨好惠仁帝的官员,“儿臣以为,当尽快拨粮,驰援边城几处府郡。”

    谁也没想到,出言阻止的人竟会是一向在朝会中无甚存在感的五皇子,但转念一想,五皇子被送到白露山之前,为强身健体,曾在秦家学过一段时日剑法。

    这么看,确实是有些情分在。

    站在喻苏不远处的唐景昇偏过头,神情略显不满。

    还是心太软了。

    此事有朝中武将在前,再不济,还有户部尚书,国师,何须他去做这个出头鸟。好在没什么大的妨碍,圣上不会因此便疑神疑鬼,但总归还是谨慎些的好。

    “哦?”惠仁帝对喻苏所言,倒是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