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1页

第(1/2)节
    徐教授笑了笑:揠苗助长?明明是他们跟不上肖晓的速度。

    肖晓不知道徐教授对她的评价,只想着尽快完成实验,好和陈教授一起研发新一代的计算机。

    这天她将书还给陈教授:“陈老师,您不是想研发第三代计算机吗,我刚好有了些想法,实验室那边也到了尾声,你现在能申请下来这个项目吗?”有打下手的人和利用的资源最好,不然她一个人,没有场地没有人手,太费事了。

    陈教授忙点点头:“这些日子和你探讨,我对集成电路也有了新思路,我会尽快申请的。”

    “集成电路?”肖晓摇摇头:“不,我们不研发这个。”

    陈教授愣住了:“不研发这个,那研发什么?”国那边就是第三代计算机逻辑原件就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是最先进的,他们华国要追赶,当然要紧跟步伐。

    肖晓淡淡的吐出几个字:“量子计算机。”这是她根据这些日子看计算机资料推导出来人类未来的计算机发展模式。

    现在最先进的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下一代就可能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在肖晓看来,根本就不是突破,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添砖加瓦。

    她本来是想研发生物计算机的,这已经有了光脑的雏形。可转念一想,对于如今蓝星的科学发展水平来说,未免迈的步子过大,超出整个世界水平太多的产物,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

    于是肖晓便准备只多迈一步,那就是略过集成电路模式,直接弄出量子计算机。毕竟小规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她看来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陈教授茫然了:“量子力学我知道,可量子计算机是什么?”量子力学在本世界由一大批物理学家共同创立,他不是物理学家,了解的不多,怎么也想不出这一理论和计算机能有什么关系。

    肖晓想了一瞬,道:“这样吧,陈老师,我会把基础原理整理出来,您了解过后,再决定要不要进行量子计算机的研发。”

    “……好。”陈教授恍惚道,他觉得自己现在根本就是身处梦里,这个才跟了他半个多月,半路出家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怎么可能提出了一个他听都没听说过的概念。

    “肖晓。”

    陈教授话音刚落,王卫就来了。

    肖晓朝陈教授挥了挥手:“陈教授,过两天我就把报告给您,明天就不来找您了,我丈夫来接了,我先走了。”

    “…哦,好。”陈教授双眼放空的看着王卫拥着肖晓,直到不见了他们两人的身影,他这才陡然看回过神来。

    量子计算机?

    他刚刚听到的是量子计算机没错吧?

    他很想说肖晓是胡乱提出了一个概念,可这半个月的共同学习,让他明白肖晓根本就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

    她能说出来,就代表真的有了一定想法。

    可他不了解啊,身为一个老师,连学生说的东西他都不能听懂,还有什么脸面说是学生的老师?

    按照往常,他这时候应该捧着肖晓看过的书,回去认真分析学习了,可今天他却脚步一转,直接去了实验室。

    陈教授不是参与实验的人,他根本进不去实验楼。

    等人进去通报后,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徐教授和王教授出来。

    对于这个抢走了他学生的人,王教授根本就没好脸色:“是小陈啊,你找我们干什么啊?我和老徐忙着呢。”其实现在没啥可忙的了,托肖晓的福,实验已经近了尾声。现在还有最后一组数据等着验证,如果成功了,那么他们负责的这个项目就彻底弯成了。原本上面给的是四个月时间,现在却堪堪才过去一个月。

    陈教授这会儿根本就没心情计较王教授叫他小陈的事儿,姿态摆得非常低:“两位都是我的前辈,这次是小侄有事求两位。”

    徐教授和王教授听到陈教授在他们面前自称小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鬼。

    两人对视一眼,徐教授咳了咳:“陈教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