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第(1/2)节
不管唐家以后会不会比苏家好,苏瑜都不在乎,日子是自己过的,别人代替不了:“忻哥儿,不管老太爷到底是怎么想的,咱们都不用管,也不是咱们能管的。”
苏忻理所当然地点头:“那是自然。”
苏瑜见苏忻看得开,心情稍微好了点:“忻哥儿,等阿爹回来了,我去把这件事同阿爹说,如果老太爷要分家,那就分吧,以后除了基本的礼节,咱们和苏家再没关系,你别伤心。”
“大哥,我没伤心。”苏忻笑了笑,他今天看了一出精彩的单方面殴打,心情好着呢,“对了,今天的事我请卢婆婆他们暂时不要告诉阿姆,等会儿大哥你回去了也注意一点,阿姆他比我们更爱多想。”
“好。”想着阿姆,苏瑜的眼神更坚定了些,现在忻哥儿的性格渐渐开朗,相比起来阿姆可能不如他们两想得明白,还是让阿爹来解决吧。
说完了苏家的事,苏忻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大哥,上次听你说现在成衣单子少了,接下来打算试着卖假交领?你和阿姆要忙的事不少吧。”
说起最近做的事,苏瑜的脸色好看了些:“还好,我和阿姆就是让大家做假交领罢了,要忙的是阿爹,阿爹要想怎么卖假交领,让别人把咱们唐记布庄记住,何况在字糖的事情没解决之前,假交领的事不急。”
“嗯,可以把假交领多多地准备起来,占得先机才是做重要的,不仅在咱们崇安县,像字糖那样卖出去也是可以的,就是假交领容易被仿,不像字糖有自己独特的方子。”
假交领是苏忻提出来的,所以他会比较关心,至于说布庄的其他事他就不了解了,同苏瑜说了两句他就回到后院去看字糖了,苏瑜也要回去忙他的事。
另一边,同姚老夫人聊了一会儿的唐董走在了回程的路上。
此次姚家庄子之行比他预想的更轻松得多,姚老夫人是真的对他们唐记的字糖方子没有贪念,也是真心想要帮助唐记的。
但是因为唐董心里有数,他就没有开口求帮忙,更没有把他们解决这次唐记危机的核心——新糖相关事情和盘托出,但是他也说了些自己已经查到的消息,告诉姚老夫人他们应该能解决这回的事,如果解决不了,再到这边来求助也不迟。
唐董这种懂事的做法给姚老夫人和陪同的田嬷嬷、总管事都留下了挺好的印象,他们讨厌不知好歹、贪心之人,唐记显然不是。
说完了唐记的事情后,姚老夫人主动问起了苏忻,她询问唐董初二那天他们是不是去了普方寺。
从唐董处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姚老夫人更加确定苏忻就是她要找的人,就告诉唐董那天她也去了寺里,一个小公子帮了她一个小忙。
唐董这才知道为什么这位老夫人会想着见他,还有意主动帮唐记的忙,原来是那天在普方寺结下的善缘,忻哥儿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帮了人不图回报。
因为姚老夫人没有明确说苏忻帮了她什么忙,唐董就下意识把她说的事和苏忻当时的解释对上,打算回去了好好夸夸苏忻。
苏忻帮过姚老夫人这个人情,唐董打算这回尽量不用,最好是把这个联系维持下来,说不准以后会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但若是这次不得不用,那用了也无妨,反正已经认识了,以后再找机会走动也是可以的。
唐董本人不打算去到崇安县外,但是他不会把唐记的生意限定死在崇安县,姚家是省城的大家族,大概以后会有地方需要和姚家联系的吧。
没有在姚家庄子多待,看着姚老夫人多说了一会儿有些疲惫,唐董就主动提出了离开。
去姚家庄子的时候他们和总管事一起坐的马车,回城里总管事没有亲自陪同,但是也派了马车送他们,一直送到城门口。
从马车上下来,憋了一路的唐董才兴奋地同亮子说起今天的事:“亮子,这样一来咱们唐记就不用再担心了,就算到时候知县偏向了许家,咱们也不怕。”
“嗯嗯。”亮子不像唐董那样想得多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