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第(4/4)节
倍,三百两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大口径长管重炮,其价格就会迅速攀升,一门三十二磅加农炮的价钱能买几十门三磅野战炮,动不动就几千两的,这主要是大口径长管火炮的报废率超高所导致的。
保乡营自己搞火炮其实在价格还算是比较贵的了,主要是他们的铁料贵,再加上小打小闹规模没上来,并且还是第一次搞造炮,所以耗费比较大。
再就是把人员的口粮给算进去了,而在如今的河南一片,粮食价格早就涨上天了……
诸多种种,算下来,保乡营自造的价格应该比明军那边真实的造炮价格还要更高一些。
不过明王朝采购进口货自造火炮的价格,绝对比保乡营自造火炮的价格多得多,翻倍都是轻松的。
别问为啥,问就是大明自有国情在!
一门六百斤火炮的造价不过一百多两银子,这个价格兴许在其他人看来很贵了,但是在罗志学看来却是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是觉得便宜的价格。
一百门火炮才不过一万多两银子,这不是便宜是什么。
考虑到火炮本身的造价不算高,所以罗志学是打算先把火炮搞出来再说,有骡马用就当野战火炮用,没有骡马就固定部署当城防火炮呗。
总之,甭管怎么用,但是火炮一定要有,一定要多!
第(4/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