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95节

第(1/4)节
    霍峻提起茶壶为刘备倒茶,笑道:“大王思求曹操南征怕是不易,若要与曹操列阵而战,大王当率军北伐了!”

    “曹操无南征之心?”刘备皱眉说道。

    霍峻捧着茶盏,分析说道:“天下三分,南北对峙。曹操虽得其二,但大王依托山水险峻而守,致使曹操数次南征,皆无功而返。今曹操年岁渐长,精力衰微,加汉帝在位,怕已无意南征。”

    今之形势,与历史形势大有不同。曹操数次南征,皆奈何不了南汉。距离胜利最近的一次,唯数金口之战了,结果被霍峻一把火烧没。几次打下来,曹操认识到南方的实力,短期之内已不会发动南征。

    当下南北二分对峙,刘备较历史上提前数年称王,而非历史上三分天下,故而形势变化,双方的战略选择也会发生变化。

    历史上曹操认为吴蜀翻脸,北方局势稳固,故而选择把最后一步留给曹丕完成。如今对于曹操而言,除了南方的刘备外,他的内部尚有刘协这个傀儡皇帝在。

    他必须要考虑曹丕是否有能力,抗住南汉的威胁,完成称帝的流程。故无论如何,曹操在未来的几年中,必须深度巩固他的统治,以免有万一之事发生。

    “曹操南征也好,不愿南征也罢!”

    刘备捋着胡须,说道:“若曹操南征,孤举兵御之,寻机建功收土。若不愿南征,孤欲择时机,举兵北伐,以兴汉室!”

    顿了顿,刘备问道:“仲邈,孤欲在后年春北伐,卿以为如何?”

    “去岁初安六州,大治军政;今岁将除二夷,囤积粮草;明岁察边境形势,商议北伐路线。后年,择机进军,此此孤之所思也!”刘备解释道。

    “后年北伐,料彼时政令通达,粮草已备,百姓归心,当是可行!”霍峻赞同说道:“然不知大王欲从何道北伐?”

    刘备沉吟少许,说道:“料孔明昔日之言,可兵分三路,西路出汉中,中路出江陵,东路出合肥。”

    接着,刘备话锋一转,思索说道:“三路北伐,需主次分明。西路太远,可出偏军。江淮、襄樊水路通达,主力何出?宜当深议,且可观边境形势,或是从诸卿之见。”

    “善!”

    第375章 抚民征夷

    夏末秋中,即水稻丰收之时。

    往昔南方百姓常在水稻收获后,选择种上几亩豆子,或是入山采摘果蔬,亦或是下水撒网捕鱼,保障自家过冬的口粮。

    然今岁秋收之后,或受刘备去岁的诏令影响,家家户户多了一个选择,即选择种植宿麦,来年用宿麦抵田租。

    武陵,零阳。

    零阳长张翼率县吏巡视乡亭,视察宿麦种植状况。

    望着零水河畔劳作的百姓,张翼问道:“今亭中有多少百姓领取麦种耕作?”

    冉省微躬着腰,说道:“启禀县君,亭中百姓四百二十三户,向亭中出示户籍领麦种者,有三百四十余户。其余百姓或有不愿种宿麦,或深居山间相信传达不便。”

    张翼治理零阳已有一年多时间,由于他的执法严厉,之前因户籍核查不实,直接上报郡守,处死一名亭长,威慑众人。今治下吏治下吏员多有畏惧,对其吩咐之事,不敢懈怠。

    见张翼神色冷淡,冉省心有惶恐,说道:“县君,仆于今年以来,四处奔走,劝百姓种植宿麦。剩余八十户,省当尽力劝说,尽力让他们种植宿麦。”

    考虑到百姓手中缺少冬小麦的种子,经诸葛亮与众人商讨,下令政府无息出借麦种,以便普惠百姓。

    然为了防止士族、豪强趁机取利,具体实施的时候,每户凭借户籍凭证,限领麦种一石,用于种植宿麦之用。

    “不必了!”

    张翼脸色微放松,说道:“零水亭已有八成,冉君功绩显著。今剩余农户不愿种植,不必苛求。若是强迫耕作,当为恶政,此有违大王本意。”

    今年初,诸葛亮制定今年种植宿麦目标要有十万户,在向各郡布置指标时
第(1/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