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5节

第(3/4)节
公念行父岁长,已封官爵,入中国为官。今又封将军幼子为骑都尉,封爵列侯。”

    韩遂拿过书信,皱眉说道:“我已遣长子入邺城,今时曹公怎又要我幼子入邺?”

    金口之战前夕,在张既的劝说下,马腾带着两个儿子入邺城,韩遂在陇右受曹操的威胁小,仅派了长子入邺城,留了个幼子在身旁。

    说话间,韩遂拆开书信,得见曹操的书信,又看见册封益州刺史的诏令。

    “曹公欲封我为益州刺史?”韩遂惊讶地说道。

    “正是!”

    阎行解释说道:“曹公言,刘备在吴楚作乱,今不得不讨。然益州刘璋与刘备互有同盟,作乱巴蜀,中原兵马难以抽身,欲遣将军,与那马孟起征讨张鲁、刘璋。”

    “呵~”

    闻言,韩遂冷笑了声,说道:“曹孟德好算计,欲让我等征讨巴蜀,其在身后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事。”

    曹操这计策不仅是马超看透,心机深沉的韩遂也识破了。

    阎行硬着头皮,劝道:“行为将军计,将军自兴兵以来三十余年,金城百姓凋敝,兵马疲惫,所据地狭,今不早附曹公,亦要为将军日后计。”

    “巴蜀富庶,刘璋可欺,所惧唯有蜀道。将军若能兴兵入巴蜀,则富贵随手可取。将军亦能取地为基,或留于子嗣,或得封高官。”

    “时曹公欲封马腾为益州刺史,马超为汉中太守。行言语力争,方让曹操改封将军为益州刺史。望将军能为帐下部曲计,为大业而思。”

    韩遂心中暗自掂量其中得失,又深思阎行言语。

    迟疑半响后,韩遂说道:“且容我深思一二,观马孟起是何意思!”

    待阎行退下,韩遂又看向成公英,问道:“伯杰,彦明所言有理,是为我之亲信。今曹操遣我南下征讨益州,我犹豫不决,不知可讨否?”

    成公英沉吟少许,说道:“彦明虽为将军计,然多有私心,言语多向曹公。英窃以为将军可讨巴蜀,又不能尽力征讨。”

    韩遂捋着胡须,深思说道:“此为何意?”

    成公英斟酌言语,说道:“将军地狭民疲,蜀道难行。将军可借伐巴蜀之名,进据武都,取武都民资为己用。汉中若能破,则分取之;若不能破,亦能富之。”

    “若曹操黄雀于后,关中马氏首当其冲。将军位于陇右,取武都、汉中民资,结交羌氐之卒,时有陇山险峻,外以马氏子为前驱,将军效仿汉之窦融、隗嚣事,外结刘备、刘璋,盘踞西北,亦是可行。”

    窦融,西汉末年盘踞在凉州的凉州王,时刘秀平关东,征讨陇右,窦融请命归降,入朝为臣。

    顿了顿,成公英提醒道:“将军根基在陇右,与羌、胡有恩,招呼故人,舍钱资与众,可以有为也!然将军破汉中,欲入巴蜀,则万万不行也!”

    韩遂若有所思,念道:“假道伐虢,借伐巴蜀之名,取汉阳、武都二郡民资,分汉中富贵。时灭马儿,占据陇右、汉中,或与马儿互盟,以御曹操?”

    韩氏与马氏的根基不同,韩遂起兵早,在陇右盘踞多年,与羌胡关系亲密,根基在陇右。

    马腾起兵晚,在关中、陇右之间奔波,被韩遂赶到关中槐里,在关中定居从而扩张自己的势力。

    马超渴望汉中的兵马钱财,帮他摆脱自身的枷锁,席卷陇右,成为西汉末年隗嚣那般人物。

    成公英的建议,则是让韩遂玩假道伐虢的计策,利用南征汉中之名,从武都郡上榨取民资,从而扩充势力。

    至于武都郡,位于汉中以西,陇右以南,位于入蜀大道上。汉、羌、氐盘踞其中,民有二三十万之众。虽不如汉中,但在贫瘠的西北凉陇大地上,武都郡可以说是少有的富庶之地。

    沉吟良久,韩遂说道:“既欲伐巴蜀,遣子之事,断不可为。”

    韩遂已是年迈,他如今要折腾一番,断不能再将儿子送到邺城。否则他百年之后,将无人继任。

    时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