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3节

第(2/4)节
出。”

    传递密信之事,平常皆是王凯亲力亲为。身侧的侍从,他不敢轻信,以防走漏风声。

    “好!”

    王凯面露喜色,将密信放到刘椒口中,叮嘱说道:“将此信送到东市马氏瓜铺,其乃宜城马氏所有。言夏口旧人书信,其马氏之人便知。”

    “是否会走漏风声?”刘椒谨慎问道。

    王凯摇了摇头,说道:“宜城马氏家主马良,乃玄德公之宾客,诸葛孔明之挚友,可以深信。若他不可信,凯也无可奈何。”

    刘备在夏口可没闲着,凭借此前诸葛亮的引荐,及他之前积累下来的名望,与南郡士族拉拢关系。如宜城马良,便是刘备重点拉拢的对象。在几次接触下来,马良便为刘备奔走效力。

    至于马良为何不投效襄阳士人,其原因亦是简单。马良的门第够不到蔡、蒯这种顶级士族的存在,仅能在蒯氏的外边打转。

    不管是江左士族,还是南郡士族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襄阳以四大家族为首,其余南郡士族除了少部分能融到核心阶层,几乎被排斥在外。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他们的选择亦是会有不同。

    马良便是如此,他与诸葛亮关系良好,今得到刘备的器重恩遇,选择为刘备奔走效力,实际而言并不奇怪。

    知道如此详细内情后,刘椒以看望刘表的借口,乘马车至东市,使以巧计,将密信送到马良手上。

    马良回族取瓜之名,从北门上船,躲过搜查,顺汉水而下,亲自将书信送到夏口。

    第208章 北上与篡令

    夏口,刘备军大营。

    刘备在帐内正给刘琦、霍峻写信,告诉二人襄阳并无消息传来,当下一切正常,让他们安心在江左等候消息。

    就在刘备书信即将收尾之际,关羽领着白眉士人匆匆忙忙入帐,语气紧张,说道:“兄长,襄阳有变。季常从襄阳而来,其得详细内报。”

    刘备放下笔墨,说道:“季常,襄阳发生何事?”

    马良将王凯的书信奉了上去,说道:“使君,襄阳之中突发嗣君之事,子旋兄已将内容尽数写在信中。”

    浏览完内容,刘备神情暴怒,拍案而起,怒斥说道:“蔡瑁、蒯越枉为人臣,为各己私欲,弃大局而不顾。景升兄素厚待蔡、蒯二氏,今二人却行背逆之事,屏蔽内外,隔绝君上,安有忠义之心乎?”

    关羽看着书信上的内容,心中亦是气闷,说道:“兄长,蔡、蒯二人背逆主上,当率军入襄阳,为车骑将军扬威,铲除此二贼,扶长公子上位。”

    关羽今下与刘琦为儿女亲家,继而他与刘表也有亲疏关系。今不为刘备,亦要为刘琦做事。

    刘备负手背腰,皱眉说道:“恐景升兄此举会逼蔡、蒯二人行龌龊手段,如篡改遗命,拥立刘琮上位,以致于其有性命之忧。”

    说着,刘备沉声说道:“云长坐镇夏口,某率士卒奉景升兄口令,赶赴襄阳,铲除蔡、蒯二贼。且不可让曹操有所察觉,否则其率军南下,荆楚必危。”

    话音未落,鲁肃便打断说道:“且慢主公,肃以为此事另有深浅需议。”

    “子敬且言!”

    鲁肃抓着胡须,分析说道:“主公,车骑将军此举当如震雷,告于众人立长公子为嗣子。若让荆南郡守得知,当心属奉长公子为嗣君。若二贼行龌龊之事,长公子起兵讨贼,从者必是如云。”

    “我料蔡、蒯二人心中必是惶恐,今强行扶刘琮上位,不足以解此危。肃以为曹操手握中原,兵马大盛,蔡瑁与其有旧。其危急之下,恐会迎奉曹操南下襄阳,以为自保,或为富贵。”

    “曹操大军南下,世人常畏其兵势,寡有人敢挡。故而刘琮可得州牧之位稳固,蔡、蒯二人亦能得保性命。今时主公北上,恐会与曹操南下大军相遇,届时针锋相对,敌众我寡,当是凶多吉少,望主公谨慎北上!”

    刘备停下脚步,沉声说道:“景升兄待我不薄,昔授令于我,言危急之时,可率兵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