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6节

第(3/4)节
峻那印绶又有何用?”

    顿了顿,霍峻望着被人小心翼翼牵下踏板的骏马,问道:“糜兄得归,不知收获如何?”

    糜芳捋着胡须,笑道:“芳及至辽东拜会公孙康,公孙康欲结交车骑将军及刘豫州,待我之礼甚厚。及某言出资购马,公孙康甚是大方,送三百匹马于我。”

    “我又购得良马,但可惜船只受限,仅能再载百匹良马,今船上良马共四百匹。至于善识马性之人,能治马疾之医,芳许以重金,令他们举家迁至江左。”

    “四百匹?”

    “正是!”

    糜芳望着从船上陆续被迁下来的马匹,笑道:“皆如仲邈所言,公马健壮并无被骟,母马年幼可以生育。”

    霍峻走到身形瘦弱的公马旁,抚摸着鬃毛,问道:“此马怎如此瘦弱,精神气丧?”

    糜芳摸着马儿的肋部,解释说道:“船上无法囤积过多干草,每日喂养的口粮不多,久而久之,马儿掉膘。”

    摸了摸鬃毛,霍峻心疼说道:“今到郁洲岛上,好生喂养几日,然后再送往江左。以免长途跋涉,多有损伤。”

    “嗯!”

    第197章 功成归江东

    糜芳开辟辽东成功,不仅带回了大量的马匹,也完成了航海路线的开辟。他从郁洲(连云港)出发,顺着海岸而行,约航行一千三百余里抵达成山(今威海),凡是途中有海岛的地方,皆有标记地点于图纸上。

    继而从成山向西北而行,航行七八百里至黄县(今烟台);从黄县向东北过长岛列岛,逐海岛而行,行驶三百余里至沓渚(今旅顺);又从沓渚出发,沿海岸而行,逆流入辽水,上岸至襄平(今辽阳),其间路途又有一千四百余里。

    糜芳此行从郁洲岛出发,航行路途接近四千里,航行往返时间长达四个多月。加上从京口出发的一千余里路程,整个江左到辽东的航行,长达五千里左右,航行往返时间约五个月左右。

    摸透了辽东海路,王营、从钱、张述三名群寇及帐下部曲也在船队的运送下,分批从东莱、广利二郡撤走。

    王营被李典击败,从鼎盛的四千余户部曲,衰减到千余户部曲;从钱不贪不燥,从二千余户,发展到三千五百户左右;张述偏僻地区的宗帅,裹挟百姓,手上有四百户人家。三人投奔向郁洲,共得五千余户人家,男女二万三四千口。

    继而算上高歆、管承所率的四千余家,男女一万八九千人。将这些从青徐海滨地区的贼寇、豪强的部曲核算相加,共计四万二千余人。若是考虑到昌豨四五万人,及朐县百姓二千余户,约八九千人。

    总计以上部曲百姓人口,霍峻此次千里北上郁洲,开辟辽东海路,迁走百姓九万六七千人。

    但是人口迁徙有多爽,管理起来就有多痛苦。此前通过江左的船队的四轮运输,将昌豨帐下的部曲全部运走,郁洲岛上剩下两万多号人,今下海滨众寇部曲涌入郁洲岛,人口又重新来到了五万多人。

    五万多人的郁洲岛,水师利用战船捕捞海鱼,已是成为每日的基操。得益于此前那么多人的管理经验,霍峻采取军事化管理,让军中将校下基层,分配每日的目标规划。

    长期数万人在郁洲岛上生活,每日的砍柴烧饭,烧火取暖,郁洲山都肉眼可见地秃了些许。

    然而五万多人仅是偶尔之时,诸葛亮从船队口中得知郁洲岛上的消息,有预料到郁洲岛上人口数目增加。

    继而派出了一批更加庞大的船队,有水师新老战舰,亦或是商贾船只,大船虽参差不齐,但船只却高达二百多艘。加上霍峻手上二百余艘大小船只,四百多艘战船,帆布张扬,遮天蔽日。驻防在朐县的于禁、臧霸、吴敦看得目瞪口呆。

    手上有四百余艘战船,在霍峻的调配下,拉出三百多艘战船,载满二万多号人返回江左。

    “仲邈,不欲先回江左吗?”糜芳问道。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郁洲岛上之人多为青徐滨海之民,背井离乡多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