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1/2)节
光阴迅速,转眼间三月已过。
一艘载满货物与珍宝的客货两用船欲通过虹桥,高耸的桅杆眼看就要撞上桥梁,顿时桥上行人齐呼,慌得水手们赶紧将桅杆横放下来。
只见桥边一双少年,高个的那位年纪瞧着十五六岁,头带一顶弱冠,身穿一领青衫,生得唇红齿白,目秀眉清,宛如娇女一般。身旁的小书童亦是一脸孩童气,这二人正是姜婵与她的女婢翠环。
她还是余秋霁时,最喜装扮做男儿随同父亲视察店铺,因此扬眉吐气装男子时更是驾轻就熟。
天上元宵,人间灯夕。自太祖起,每逢正月十四至正月十七,全国放假三天,放灯三天,取消夜禁,以便官民同赏同乐。
临近坤河码头的京城州桥,由于仓场建在这一带,坤河上的货船驶至州桥码头后,均在此处靠岸卸货、仓储,因此夜市十分热闹。
姜婵和婢女翠环穿行在如过江之鲫的游人间、各色美食的店铺、摊子的叫卖声中,小丫头年纪小,嘴馋得很,嘴里刚吃了干脯,那边又买上了用梅红匣儿盛贮的香糖果子、紫苏膏,只因姜婵今日赏了丫鬟一大串零花,这些小食每个花费不过十五文,遂她也大方得紧。
姜婵见她嘴里吃得鼓鼓,手上抱着一堆,眼里还要望着摊上的滴酥水晶脍,怕她吃坏了肚子,忙拉了她随着人流去赏灯树。
据说圣上此回将上万盏彩灯扎成规模宠大壮观的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往年甚至还带着嫔妃宫娥私服,与民同赏共游其中。
姜婵二人嬉游了一个时辰,她手上执了一盏金莲灯,翠环提了一盏兔子灯,一路行来,只见家家门前扎缚灯栅,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车马往来人看人,盛况无双。
一路赏来,竟走到通和坊这条街,金波桥下,看到一家外悬青布幕,里挂斑竹帘,两边尽是碧纱窗的门楼,身旁有人挤眉弄眼地议论,此处乃是京中有名的瓦子巷,这花月楼头牌又是当今皇上赵岳的姘头周诗诗的所在。
姜婵被勾起了心头旧事,忽然丧失了逛街的兴头,借口逛了几个时辰乏了,跌跌撞撞地拉着翠环就要返回,谁知兜头差点撞上一辆青帷四轮马车,磕坏了她的金莲灯。
她失魂落魄的也无心计较,随口几句道歉便拉着丫鬟转入右侧巷子,却没发现车幔后一张熟悉的脸。
姜婵一路魂不守舍,是以当翠环惊恐着神色扯了她半天袖子,她才发现身后不知何时跟了一辆马车,不远不近地缀在二人身后。
姜婵再顾不得许多,命翠环扔了手上几件累赘,拉着她行步如风,直到看到了府里的大门才如释重负。
“娘……娘子,那辆马车跟来了……”翠环骨颤肉惊,直指着二人身后。
姜婵既已归家,府里有力大身壮的小厮门房,自是不怕,因此忙命差翠环去府里头将人唤出来,自己立在门前有一夫当关之势。
马蹄哒哒行了最后几步,却停在了府门口,马车立在寒风里,一侧的昏黄车灯于风中微晃,夜色中更为醒目。
车中之人自是难以窥见形貌,可跟车的小厮穿的倒比普通百姓家还要体面,姜婵见身后两个小厮拿了棍棒已候在门后,顿时扬声道:“车中何人,还不现身?”
车中之人似是对一旁的跟车小厮说了什么,那小厮扯着一副公鸭嗓回道:“大人让您过来回话。”
真是好大的威风,姜婵抿了抿唇,下意识瞥了眼身后执杖的小厮,示意他上前去打探一二。
那小厮方走近几步,看清了小厮的脸,对着车里低沉威严的男声匍匐下跪。
姜婵这才在脑海里翻出那熟悉的音色,始知车中正是王之牧本人,镇定心神,走上前行礼。
她大胆掀帘,昏黄车灯慢慢显现出男人的轮廓,他身披一领鸦青色大氅,天生一副堂堂的公卿之相。
姜婵对他的记忆尚停留在三月前,他斜睨着眼看人,情绪藏得极深,若是无意对视,恍若千钧压顶。
姜婵感觉自己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