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斯人寂寞】(父女1V1 )(31-40)

第(9/16)节
  王敏从最新的获奖课题入手,提及业界对沉适的地质领域新星的评价。

    “其实,最初我对地质一无所知,更谈不上兴趣。”沉适说的时候,快若无

    意地扫望沉桐,“愿意把地质当做平生志业来热爱,是在本科的四年学习中渐渐

    形成的。所以03年毕业后,就进了地调院。”

    “这么说是意外成就。”王敏替他总结,“那么你在近二十年的地质生涯中

    印象深刻的经历有哪些?”

    沉适神色温和,像是瞬间沉溺于某种美好情境,“是在刚实习的时候,第一

    次跟随钻探工人入矿井,地下数百米的井内,数不清探照灯悬结相映,像极了宇

    宙里的星辰,内心非常震撼。傅斯年先生说,考古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

    脚找东西’。当时我在矿井里想,我们地质也是。”

    “在普通大众的认知里,地质工作脏、累、苦、险,您的个人气质和工作状

    态似乎有别于这一固有的公众印象。”

    沉适笑,“我们项目往往在荒山野岭,和砂石矿物厮守数月,泥浆水污、灰

    头土脸,也是常态。遇险的时候也有,现在看都是有惊无险。”

    “让您最惊心的一次是在哪个项目上。”王敏笑着追问。

    “有次我在钻塔下填数据,钻机钻孔被碎石卡住,操作工人不清楚情况,强

    行提升拉杆,结果绷断了底部螺丝,钻机失去支架,向一侧倾倒,几乎贴着我后

    背倒地,如果当时有毫厘之差,我可能就没机会继续从事地质工作了。”

    沉桐听得心紧,沉适的笑意有了些些变化,“现在回想,最苦的应该是,对

    我女儿有亏欠。”

    躲在机器后看镜头听得入迷的沉桐,心尖一抖,不敢动弹,全神贯注,看她

    爸爸继续再说,这个话题却就此止住。

    王敏识趣地另作提问,关于矿产志,关于书斋生活。他在理工科出身的沉适

    身上,看到了浪漫执着的文化气质。两人相谈甚契,采访毕,他提出想看看办公

    室陈列的石头。

    沉适陪他,一一解说,就像去年沉桐初次来他办公室时一样。

    “你可以挑一两个回去玩玩。”

    王敏却之不恭,挑了一块戈壁石,块头很小,不失奇峭,石身的丝丝纹路,

    是久远的历史长河里,风沙滚滚的痕迹。

    沉适回头看沉桐,“这位实习小记者,你也来挑一块。”

    沉桐愣着,她爸爸怎么突然装起来?王敏以为自己没发话,她不敢胡来,

    “沉主任让你挑,你就挑一个嘛。”

    那块蓝柱石不在了,“我不知道哪个比较有纪念意义。”

    王敏哭笑不得,沉适也失笑,“最有纪念意义的我给我家女儿了,这个也好。”

    他从陈列架上拿下一个带盖的储物罐,摇了摇,摇出几颗珠子碰撞的声音,

    递给沉桐,“六颗糖心玛瑙,喜欢的话,都拿去玩。”

    辞别之际,沉适好好来一句,“这位实习小记者没有开过口,有没有想问的?”

    关照懂事上进后辈的前辈,王敏见识过不少。眼下沉适主动让沉桐提问,这

    是给她锻炼的机会,他也跟着鼓励。

    “你在山里工作,吃饭怎么办?有人送饭么?”沉桐的问题普通概括,没有

    可挖掘性。

    在沉适则很重要,是爱人关心爱人,目光深深,回答得认真,“有人做饭,

    但不送,除非项目刚好在自己家附近,有同事被家人送过饭,但我没遇到过。”

    “沉桐,你有没有发现那些优秀的理科人,他们身上的文理界限是很模糊

    的。”出了地调院,王敏对沉桐感叹。

    沉桐在想她爸爸最后的话,没听
第(9/16)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