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朝野闲游】(第三部:江南迷梦11-14)

第(3/22)节
暗笑两声聊以自嘲,元能在他身边不过一普通姬妾,

    自是向来使唤惯了,殊不知在外面她如今也是个大人物了,自己不知不觉便漏了

    心思意图……只希望今日邀来那两位苦主不要似这洪勉一般通透机敏,不然这当

    面盘问只怕是要徒劳无功了。

    这燕归园中既不临水又不设塘,纯以花木造景,风格更偏郊野乡趣,有些近

    似那日买酒的酒坊,一派质朴闲适,想来这江南庭院向来爱做些精巧的溪庭,就

    连官衙后院亦不免俗,官绅显贵们怕是早已看腻了,反而是这般乡野风情更加别

    致出新一些。

    来到营巢轩,此处也是一般农家小院布景,两间茅顶小屋之间,夹了间宽敞

    仿古轩亭,香茅盖顶,四下以细竹帘幕挡风,亭前一片花圃,此时种满各色秋菊,

    绚烂多姿争奇斗艳。

    轩亭中不设桌椅,铺了软厚的坐席,以分席式样摆好了三张大案几,各自摆

    上了八碗八碟的凉菜果品,陈哲自顾自脱鞋上亭,在主位上盘腿坐下。

    「洪大家,还请安排吧。」

    洪勉盈盈颔首应是,抬起手鼓掌两声,轩亭两侧的茅屋里便各走出几个莺莺

    燕燕,一共八个俏丽丫鬟在陈哲面前站作一排,逐一行礼之后,手里端着器具的

    四人在旁烹起茶水,怀中抱着乐器的四人在另一边轻弹鼓吹。

    茶是好茶,还未入釜,只一开盒就有清香幽幽袭来,待水沸点开,亭中更是

    茶香弥漫,闻着便已生津。

    曲亦是好曲,一横一竖两支箫笛轻柔应和,复有琵琶月琴声声点缀,既清且

    灵,不噪不乏,静心却又不寡欲,与阵阵茶香相得益彰。

    陈哲也是吃过用过的,尝了两口桌上的果子凉菜,品过丫鬟奉上的茶汤,再

    静静分辨一番乐理,心下忍不住便将这燕归园与京中的几大青楼作比较。

    三大楼各有其风格,与这燕归园不尽相同,倒是自家的绿绮楼和这燕归园走

    了同一路子。

    绿绮楼的吃用、曲艺虽不落下风,可人员就被燕归园比下去了。

    亭中这八个丫鬟,相貌并不比绿绮楼精挑细选的女侍更有妍色,然而一举一

    动之间,这几个丫鬟神情淡然目光清正,气质脱俗出尘,相比之下,绿绮楼那班

    时不时漏些小意奉承气的女侍不免就落了下乘。

    陈哲随意点了个烹完茶水束手立在一旁的丫鬟:「这位姑娘,可懂些诗词?」

    陈哲问得突然,那丫鬟却丝毫不见慌乱,转过身子屈膝弯腰,行礼回道:

    「禀公子,奴家略知一二。」

    陈哲故意伸了下脖子看那院中满是菊花的花圃,旋即问道:「可知些咏梅的

    句子?」

    眼前一片菊花,这丫鬟临时背些咏菊的诗词也属寻常,偏偏陈哲问起咏梅,

    显然是有意考校。

    这丫鬟仍是不慌不忙,轻轻点头道「奴婢晓得。」说着便咏诵起一首咏梅诗,

    背完一首不够,又诵了一阙词。第一首是前朝旧作,后一阙连陈哲也不曾听过,

    这丫鬟诵完细细分说详解了一遍,方知乃是去年秋天江南这边的才子新作。

    待那丫鬟说完,陈哲忍不住转向洪勉道:「燕归园果然是好生厉害,你莫不

    是找了几个清倌来冒充丫鬟了吧?」

    这丫鬟会背诗也就算了,背完之后还与陈哲对答了一番诗理,显然不是死记

    硬背,而是真懂得这其中的文学道理,此番修养只怕比寻常的应试蒙童还要高了。

    洪勉只是微笑:「都尉错怪妾身了,燕归园中的女子都是七八岁便甄选入园,

    自小除了女子诸艺,还要念五年内塾,到了十四五岁,天赋上佳的便养做清倌,


第(3/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