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康熙微服私访记 · 花笺记】

第(9/10)节
牢牢按住,在她唇上重重一吻,贴耳吹气道:「明早

    就要南下,今日算是咱们在宫中最后一天啦。大好时光难得,可不能白白浪费喽!」

    宜妃猛地一震,也不知为何,听了康熙这句话后,一种难以表述的不祥预感

    竟忽然涌上心头,呼吸陡然抽紧,一时烦乱难忍。

    *********

    午后时分,江南秋意正浓。

    温暖的阳光徐徐洒落,将秦淮河映照的波光粼粼。微风徐来,两岸白沙赭石,

    碧树绵绵,映衬着蓝天绿水,更觉绚丽如画。

    一叶轻舟顺流直下,船上除了摇桨的艄公,还有五个衣衫华美的男女或坐或

    立,一面谈笑,一面欣赏沿河秀美风光。

    这五个人自然便是微服私访的康熙、宜妃、小桃红、三德子与法印了。

    艄公一边摇桨,一边唱起时下江宁流行的小曲儿:「哥哥鱼满仓,岸上瞧,

    眼儿媚,心儿跳,脚下青苔滑,啊哟,江水湿了花衣裳」

    康熙笑道:「果然是文华锦绣之地,就连江南的俚曲也是如此清新别致。」

    秦淮河迤逦蜿蜒,南北流向,举目东望,只见屋宇幢幢,亭台楼阁鳞次栉比,

    车马喧闹,人声鼎沸,一派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这里就是曾经的六朝繁华之地、现如今的江宁府上元县了。

    康熙折扇向东遥指,说道:「在前面渡口下了船,咱们就算是到了江宁城了。

    三德子,你可知这江宁二字的来历么?」

    三德子一怔,忙堆笑道:「回爷的话,我只知道在前朝的时候管这里叫南京

    应天府,咱们大清入关以后才改叫的江宁,至于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嘛」

    搔首挠耳,略有些不知所措。

    和尚法印手捻佛珠,鼻中哼了一声,低声自语道:「真是不学无术。」

    声音不大不小,正好可以让三德子听到。

    三德子怒道:「臭和尚,三爷是在问我,又没问你,谁要你多嘴多舌啦,真

    讨人嫌。不错,我是不知道,你要真有能耐那你来说说,别总是背着人说小话。」

    法印看都不看他一眼,对康熙说道:「三爷,这『江宁』二字乃是西晋时命

    名,取『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五代南唐建都于此,改作金陵,至明初时

    候,明太祖朱元璋将此地升为应天府,到了本朝入关以后,又重新改回江宁。这

    江宁二字,实并非我大清首创,只不过是恢复了古称罢了。」

    康熙点头笑道:「和尚不光经念的好,于史也是颇有心得,不错,不错。」

    法印余光横扫,瞥了三德子一眼,只气的他冷哼连连、大翻白眼,却也无可

    奈何。

    宜妃在旁插口道:「这名儿改来改去的,我倒觉得还是叫金陵好听一些。李

    白不是有句诗么,『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听着多雅致。」

    康熙道:「好听是好听,只是脂粉气却略嫌重了一些。」

    手中折扇「唰」的打开轻轻摇晃,遥望壮美山水风光,续道:「昔人论

    形势之地,首推燕秦,金陵次之。此地虽有长江作为天险,但地脉单弱,无所凭

    依。历代以来凡是以此为都的,国运大多不振,反倒是秦淮歌女、旧院妓家名动

    一时,令士人们耽于享乐,以至宗庙不守。前人殷鉴,咱们可就不能像他们一样

    了。」

    宜妃秀眉一挑,幽幽道:「是啦,这江南是锦绣风流之乡,最能出娇滴滴的

    才女、小姐。咱们可真是要以史为鉴喔,别忘了从前的教训才是。」

    康熙说的是历代兴亡、江山社稷,宜妃却借题发挥,暗指过去出宫微服私访

    时,康熙总是风流多情,见一个爱一个,话
第(9/10)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