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河图版)】(132-140)
第(18/19)节
理,但这陆公公平日里也並非毫无功绩。想那上次朝堂之上与韃靼国谈判,局势剑拔弩张之际,陆公公凭借其机智聪慧,巧妙周旋,为我大夏贏下雁门关,此次抓捕户部尚書一事或许另有隱情,不妨先调查清楚再做定夺,以免错怪了有功之人啊。」
「冯大人说这话好没道理!」
兵部尚書萧武站出来,愤怒道:「「陆公公抓捕户部尚書这等行径严重扰乱朝纲,不管他以前有何功绩,此事都必须严查!怎能因为一点过往的功劳就轻易放过?如今京城已经因为此事人心惶惶,若不尽快处理,如何向百姓交代?如何维护朝廷的尊严和律法的公正?」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一旁大夏丞相则巍然不动,並未参与朝臣的爭吵,选择冷眼旁观!
「够了!」
女帝声音清脆而威严,宛如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响,瞬间打破了这紧张的氛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纷纷將目光投向女帝,等待著她接下来的决断。
女帝微微皱眉,扫了一眼朝堂的群臣,缓缓说道:「眾爱卿不必再爭,逢中丞,你將所弹劾奏折呈上来,朕自有考量!还有眾位,若是有参奏此事的奏折都一齐呈上来吧!」
「是陛下!」
「是……」
……。
退朝之后,女帝並未立刻回到后宫,而是召集了丞相陈誌清和五位尚書来到御書房。
眾人刚刚坐定,女帝便神色凝重地开口说道:「朕刚刚收到急报,益州的绵城和涪城遭遇了严重的水灾。如今两地百姓受灾严重,房屋被冲毁,农田被淹没,流离失所者眾多。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良策?」
丞相陈誌清率先起身,拱手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灾区,组织救援工作,安抚受灾百姓。同时,应尽快调集粮食、衣物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確保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女帝微微点头,问道:「那依丞相之见,派何人前往为宜?」
陈誌清思索片刻,回答道:「臣以为,可派工部侍郎赵谦前往。赵谦为人勤勉,且在治水防灾方面颇有经验,定能妥善处理灾区事务。」
这时,兵部尚書萧武插话道:「陛下,灾区局势復杂,恐有不法之徒趁机作乱。臣建议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往灾区,维护当地治安,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女帝看向萧武,问道:「萧爱卿认为需派多少兵力为宜?」
萧武略一思忖,回答道:「陛下,可派五千精兵前往。这五千精兵不仅要负责维护治安,还可协助救援工作,如搭建临时住所、清理道路等。」
女帝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又看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还有何建议?」
刑部尚書起身一脸正色道:「陛下,此次水灾造成的损失巨大,户部应当尽快核算就在所需资金,並筹备调配,同时,对於灾区的赋税,应適当减免,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帮助他们尽快恢復生產生活,只是现如今户部尚書李巖被关押在仪鸞司地牢內!」
「李尚書之事朕自会考量!」
女帝微微皱眉,想了想,继续说道:「户部就先有户部侍郎代为管理!」
「是,陛下!」
瞬间,刑部尚書丁克心头一顿。
他微微低下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看样子这李尚書是让陛下不快,尚書之职都决定由他人代管,几乎等同於变相剥夺了李巖的职权。陛下这般举动,看样子是一定要拿下李巖了
「此时,就如此决定了,诸位爱卿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不得有丝毫懈怠。」
眾臣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其他五人告辞之后,大夏丞相陈誌清却留了下来。
他微微躬身,向女帝行了一礼,然后缓缓说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牵掛於心,还望陛下解惑。」
女帝抬头看著他,眼中带著询问之意
第(18/19)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