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110节

第(1/4)节
    韩致按了按额头:“年少不懂事,才会做出这样的浑事。”

    “那时候当今陛下才刚刚继位吧,他居然只把你关禁闭,要不是户部尚书自己不追究,我看你不死也得脱层皮。”

    韩致没有说话,他也同意陆久安的说法。

    陆久安贴上来:“那此次上京你准备怎么做呢?不同意的话,还是把人绑回去?”

    “那就真要鱼死网破了。”韩致眼皮也不抬一下,嘴角带着说不出的轻蔑,“同样的招数不会成功第二次,户部尚书能做到如今这个位置,岂能容人轻易拿捏,我准备借刀杀人。”

    “哦?看来我与你不谋而合。”陆久安也不问他怎么个借刀杀人,懒洋洋坐起来,轻轻踹了他一脚:“往右边看第二个柜子里,有我给你准备的东西。”

    韩致趿拉着木屐走过去,拉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小“记事本”,记事本上记录的是水泥配方。

    韩致微微一笑。

    “当初说要给你,正好现在可以用上。”陆久安侧着头,露出一个无比狡黠的神色,“你把此物送给工部尚书,来个祸水东引。”

    水泥这种罕见的东西,陆久安就不信管营造建设的工部不心动。到时候户部需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兵部,还有拿着水泥配方跃跃欲试的工部尚书。

    韩致把水泥配方收入囊中:“你就那么确定,户部会把钱用在烈士抚恤金上?万一让工部捡了便宜,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不会的。”陆久安笃定,“工部尚书又不傻,拿到水泥配方,这是得了天大的好处,只会跟你们站一块儿同仇敌忾,又岂会做出过河拆桥的事。”

    “实在不行。”陆久安又不怀好意地调侃他,“韩将军再来把阴的,正所谓兵行诡道嘛。”

    韩致很快收拾好行囊,此去晋南,他准备骑马到江州,再从水路出发。

    “本来计划的是等院试过后,带着鸿途学院的学生去春游,顺道叫上你一起去踏青。”陆久安道,“现在看来你实在没那个福气。”

    “之前向道镇来时,不是以已经去过了吗?”

    “那不一样,这次是带着孩子们野炊,做游戏。”陆久安抬头看了看钟楼,催促他,“时候不早了,快点启程吧,等着你的好消息。”

    第128章

    四月中旬, 前去江州府院试的应平童生出了成绩,这群人不负众望,在向道镇的主考下, 过关斩将取得了生员的身份, 这其中,颜谷一直比较看好的高楚还一举拿了个案首的名头回来。

    向道镇知道颜谷在县学教授之后, 对这个结果丝毫不觉意外。

    然而江州民众不知道, 江州知府也不知道, 应平一下出了那么多秀才, 还把案首名号给摘走了,可谓是一石惊起千层浪。

    这其中又以博阴县反应最为激烈。

    原因无他,高楚高宿两兄弟原本是博阴人士,后来闹饥荒才落户到了应平县,博阴县令一时之间悔不当初, 懊恼自己没有慧眼识珠, 才让好好的人才另投他处。

    然而为时已晚, 博阴县令唯一能做的, 就是厚着脸皮向外人说高楚案首祖籍在博阴,还大张旗鼓地做了个牌匾,送到了高家兄弟曾经住过的鱼追村,赐名案首村。

    高楚高宿相依为命, 早就没了双亲, 在世上唯一有点关系的就是那群叔伯姑姨,牌匾一送到鱼追村,叔伯姑姨都震惊了。

    两兄弟出走后, 他们没当一回事,后来久而久之, 便以为他们在饥荒中已经死去了,也逐渐遗忘了两人的存在。

    现在发现他们不仅没死,还考取了院试的第一名。

    “好好好,当初我就说这两兄弟前途不可限量,你看,果然没错吧,考了案首,说不定以后还能考状元,光宗耀祖啊。”

    一群叔伯在鱼追村逢人就说,可谓是春风得意。

    鱼追村的七邻八舍却不以为意,平日里这群自以为是的亲戚里没少做欺凌两兄弟的事
第(1/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