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85节

第(3/4)节
要感谢颜夫子大义,要不然单凭范教谕一人,恐怕独木难支。”

    颜谷摸着花白的胡子通样谦虚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颜夫子的举手之劳,可助这群学子登第进榜,这可不是区区挂齿就能一笔带过的,到时候那群登科举人,还不得厚情盛意,大示诵悉,以谢先生传授道业之恩,殷殷之谊。”

    陆久安有信心,今年秋闱,应平必将大放光彩。

    颜夫子的课,陆久安有幸听了一两回,他终于知道,为何当初范教谕会急急求到他这里来,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把颜夫子留下来。

    听完颜谷讲学,仿佛和古代先贤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其意亦深,其义亦远。

    这样一位大家学士,怪不得能做韩将军家里两代老师。

    还有韩致,他至今不知他在晋南的门第,改日等他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问问。

    第102章

    颜谷和陆久安的讲学因其经学渊博, 文才茂美,外县慕名前来的学子常常在堂间奋笔疾书,编制册籍, 以便居家自读。

    每月月底, 县学会举行一场辩论赛,秦技之的好友乐与此道, 每逢辩论, 必定风雨无阻地前来报道, 偶尔会邀上三两好友, 一来二去,竟是和应平的学子渐渐熟悉,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五月中旬,新学校竣工,范教谕请陆久安为学堂命名。

    “就叫鸿途学院吧, 希望他们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 大展鸿图。”

    从鸿途学院的大门进去, 正对着的是一座手持书卷的孔子雕塑, 雕塑后面铺就一条笔直的水泥路,水泥路两旁植林种树,每隔20米,就设有一个垃圾桶。

    沿着水泥路走到尽头, 有一个五脊单檐高楼, 是学院的政务中心,即学院夫子们的办公场地。政务中心两侧,分别并排三座教学楼——望学楼, 慎学楼,笃学楼, 每一座教学楼有六间宽敞的大教室,政务中心左右两侧被密林和木栅栏隔离开来,泾渭分明。

    除了教学楼,鸿途学院里还有食堂,宿舍,厕所,实验楼,操场,规格和现代学校大致相同。

    颜谷在陆久安的陪同下绕着规模庞大的学院走了一圈,他对每栋建筑的功能有了大概的了解,却独独对教学楼用木栅栏隔离成楚汉界疑惑不解:“你这么做,莫非和宿舍一样,分设男女之别?”

    陆久安摇摇头:“左边用做经史之学,右边用做职业培训。”

    左边的教学楼从低到高,根据学识分为一二三年级,教授文化基础课程。

    一年级的学子在望学楼从识文断字开始,这群学子未来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条路,便是想要继续走科举之路的,如是这群人通过县试,便去往慎学楼作为二年级生求学,通过知府主持的府试成为生员,在笃学楼作为三年级生进学。

    以此类推,若通过学政主考的院试,成为了秀才,这时候,就从鸿途学院毕业了,进入更高的学府县学。

    第二条路,便是放弃走科举之路的,他们可以来到右边的教学楼,以生存为目的进行职业技术学习。

    四民秩序在大周已经土崩瓦解,没有特别严格的贵贱之分,是以颜谷听了陆久安的解释,并没有因为他把世俗杂事和读经学史放在一起而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眼睛放光询问:“有哪些职业技术?”

    陆久安道:“目前初步拟定提供的职业技术教学有钱账学,医学,及匠学三种,等找到老师后,就可以开课了。”

    “你倒是把民人生计给考虑了个周全。”这三种无论是学了哪样,等于有了一技之长。只要不碰上天灾大祸,随便到了哪里,都不用担忧身无长物了,一身的本领就是最大的依仗。

    “人嘛,总不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就这么过完一生,我既然已经问鼎山巅身居高阁了,就全当尽绵薄之力,为他们指个路,未来能站多高,就单看他们自身造化了。”

    颜谷对这个谦虚的小县令愈加喜爱: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