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古代当策划 第56节

第(2/3)节
久安也高兴。

    真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

    难道及冠在运势上有一种说法不成?比如及冠当年心想事成好运连连。

    “陆大人,你进去看看吧。”谢怀凉满怀期望地邀请他。

    陆久安进去以后,热浪扑面而来,干燥炙热的空气像无形的一双手,在他皮肤表面来回戳揉,微微刺痛。

    陆久安一眼就看到谢怀凉的成品,因为实在非常巨大,像未开凿的岩石,占据了打铁铺子三分之一的空间,稳如磐石矗立在房子中间。

    打铁匠赧然:“谢公子让我做的东西都太袖珍了,还没小人手指头粗,我做惯了大物件,这些小东西都做不出来。”

    谢怀凉道:“大人,这个挂钟虽然没你给我的那块精秀,但是都是我等比例放大的,你看,它可以工作的。”

    谢怀凉说着,转动背面的发条,“咔”一声,分针很有规律地摆动起来。

    陆久安提供的那块挂钟放在巨钟前面,可以发现,两块挂钟表盘上的指针摆动频率分毫不差,像复刻出来的一大一小两个母子套件。

    谢怀凉满脸痴迷:“研制这块物什的人是定是人中佼佼者,你看这三根指针的摆动,太美妙了,我甚至感觉,比孟亦台当日弹的曲子还要动听。”

    陆久安算是看出来了,这谢怀凉放现代,一定是一位把木头工艺当情人西施来看待的钢铁大直男。

    陆久安道:“你把挂钟做这么大,我正好想到它有一个很好的去处。”

    “放县衙里计时用吗?”谢怀凉第一个想到的是这种。

    陆久安神神秘秘摇了摇头,用下巴往生活广场点了点:“放那里怎么样?在生活广场中央建一个高塔,把挂钟放上面,做应平的钟楼。”

    谢怀凉立刻了然:“钟楼?像漏刻一样让所有百姓都能看到吗?”

    陆久安想得更远些:“对,高塔修大一点,以后当作咱们应平的地标,让那些凡是经过应平的路人,只要提到钟楼,就能想到咱们应平。”

    网红打卡地这样的旅游景点宣传方式,在现代已经得到了应证,那些因为口口相传而好奇之下结伴同游的例子数不胜数。

    放眼整个大周,有钟楼的只此应平一家,别无分号,试问谁听了世上有可以精确计时的东西,不想一睹为快?

    陆久安围着巨型挂钟转了一圈,突然问:“能不能设置一个机关,可以整点自动触发播报那种?”

    “播报?”

    “就如寺庙里那种撞钟。声音大一点,可以传得极远,那样百姓可以根据播报知道时辰。”

    谢怀凉眼睛闪闪发亮:“让我想一下陆大人,这个应该是可以的。”

    他本来就是有诸多奇思妙想之人,陆久安提的要求,他不仅不觉得为难,甚至当成挑战一般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那就交给你了,生活广场等开春百姓播种之后开始修建,那个时候流民收纳所的灾民陆陆续续搬出去了,塔楼会一起跟着修,尽量在那之前做出来吧。”

    古时候,很多百姓家里没有计时用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很大程度解读了他们是根据太阳来估摸衡量时间。

    若是报时钟楼建成,百姓做什么事都能更有规划,也算某种意义上的造福于民了吧。

    第069章

    怒江的水滚滚流逝, 时光荏苒。

    冬雪消融,大地回春,应平也随着枝头的嫩芽慢慢复苏, 俏生生地露出崭新的面貌。

    流民收纳所完成了他该有的使命, 整个寒冬腊月,灾民在四座商铺的庇护下, 安然无恙地度过了在应平的第一年。

    “大哥, 别玩了, 娘叫我们回去呢。”

    孩子堆里一个戴着碎布帽子的小男孩闻声转过头来, 看了一眼站在柱子旁扎着双髻的田花:“妹妹,等一等吧,我快赢了。”

    田花双手叉腰,带着怒气:“娘说了,如果我把你叫不回去, 待会儿他亲自拿着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