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几个女人的往事回忆录】(27)
第(4/14)节
组织提拔任用程序,第一阶段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三周的时间。可这次竞争因为出现了意外状况,在时间上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民主推荐只用了一天,主要是把全局的干部职工召集到一起进行民主推荐投票。讨论推荐的时间也不长,只用了三天就出了结果。
在拟任职前组织谈话这个环节用上四天的时间,考核组除了和局党组成员以及中层干部进行逐一谈话外,还把和我竞争对手的谈话内容作为了重中之重。不过我认为这些都是正常走过场罢了,就算竞争对手对我有想法和意见也不会真的在考核组面前提出来,他们也只有在拟任职公示环节上给我添乱找麻烦,很多人就是因为一个电话,一封检举信失去和停止了仕途上升的步伐。
就在组织对我拟任职公示期间,省厅接到了一封检举我个人的匿名信。检举人知道我的人际关系主要在市局层面,而该份检举材料越过了市局直接送到了省厅主管纪检的女领导手中。其实我心里明白,对方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省厅直接插手来压制和左右干预市局层面的决策,毕竟在官场上“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说实在的,检举人真的小看了我,就在省厅哪位领导接到检举信的当天我就知晓了其中大致内容。也许会有很多质疑声,甚至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其实问题很简单,毕竟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现实,只要你提前做足了工作肯定就会有人给你跑腿卖命,如果我没有掌握第一手信息的能力,我该如何在政府机关里混呢?
按照组织原则,这位女书记应当将检举材料第一时间向省厅的一把手进行汇报,得到批示后,视情况的严重性,或将该材料移交给市局单独处理,或由省厅牵头与市局成立联合调查组一起来调查此事。
可这位女书记在这件事处理上违背了组织原则的第一要素,在没有征得省厅一把手批示的情况下,来了一个先斩后奏的举动,亲自给市局纪检组下达了耐人寻味的指令。她责令市局要认真严肃调查此事,同时暂停本次竞争工作,对我进行停职调查。随后,省厅派出了专人和市局成立了联合调查组,针对那份未署名的检举材料展开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工作。
虽说纪委和党委同属于党的两委,同时有着对党委行使监督的职责,但在政治层面上讲,纪检部门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从行政级别上讲各单位的纪检书记(组长)要低于党委(党组)书记半格。可这位女书记我行我素的行事风格缺乏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对上级不够尊重的同时也违背了为官之道。
她对上级不尊重也说明了该人在上下级关系处理上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
她一意孤行的态度,“目中无人”的表现也验证了她与领导班子一把手不合的谣传。当然了,这位女书记能做到副厅级,也说明她肯定有着很身后的实力和底蕴。
省厅的这位女书记就凭一份可信度比较低的检举材料下达了让人值得深思的指令,反而让我嗅到一股不太寻常的味道,就好似这份材料中的内容她派人查一查就能查个水落石出一样。说实在的,每年到年、节省厅搞福利的时候,绝大部分任务都是交给我们县局来承办,而县局层面的运作也都是由我来负责完成的。
di阯發布頁4ν4ν4ν所以,每年我都有机会和省厅的相关领导及关系处室有接触。我也曾陪同县局一把手见过这位女书记,按理说,她应该对我有印象。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我的工作岗位也非她主管的那趟线,得罪她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想来想去也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某些人糖衣炮弹的利益驱使下,她做出有违常理的事情也就能讲得通了。
看来和我竞争的对手也非等闲之辈,为了把我拉下马也真是下足了本钱。这帮孙子平时表面你好、我好、大家好看不出来什么,真要是到了最关键时刻才彰显出个人的真实实力。哎……为了一个副科级领导岗位竟然做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下策,闹的跟腥风血雨似的,好在咱的背景和实力也不是花架摆设。
一开始我以为联合调查组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应付一下
第(4/1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