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4
第(2/4)节
落,饿不思食,乏不入眠。
他想着自己一生为项羽尽心尽力,鞠躬尽粹,所为心血都只是为大楚江山着想,可到头来落了个通敌的罪名,不由越想越气,越想越悲凉。
唯一能安慰他的就是陷害了他的项少龙在他临走一刻向他的坦诚,这让他落漠的心感到了一丝慰藉。
人啊,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的言语表述就可以沟通的!
范增一天天消瘦下来,使之原本虚弱的身体不知不觉给染上了疾病。
身上热得象火烫一般,起初是胸口气闷,全身发抖,四肢无力,后来感到背象蛇咬一样疼痛,有时又象针刺心头。
范增越发的闷郁,背处的青疮越来越大,疼痛越来越钻心,他知道自己活期不多了,便撕下自己袍襟,用抖动的手为项羽写下了他生平最后一次为项羽效命的遗书,他这样做倒并不是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是他确实不放心项羽,不忍心看着有自己一份心血的大楚基业毁在项羽手中。
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范增用颤抖的手写完遗书后,终因背上青疮溃烂不能含恨而亡。
后来,有人把范增死在归途的消息报告了项羽,项羽虽气恨范增,但想起二人曾经建立的深厚感情,范增为他打天下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不由伤心落泪。
于是,命手下人厚葬范增,举行隆重葬礼。
在清理范增遗物时,有人发现了他临死前写给项羽的遗书,于是立即呈给了项羽。
遗书中这样写道:“老臣常恨年迈,不能掣托征途,自励忠心耿耿,为复楚大业尽力尽责,纵然老死他乡,也丝毫不会有半句怨言。谁曾想,小儿刘邦心贪气狂,欲与大王一试高低。楚汉相争,谁胜谁负老臣不敢定夺,只是遗憾再不能回到大王身边,为大王分忧解难。
军中大事小事,西楚千里疆土,教之于民,都在大王肩上,真是大苦了。望大王多听听将士忠言,思前谋后,尽善尽美。西楚营里贤者可谓云集,望大王剔除疑心杂虑,亲之,信之,用之,这是老臣临终前向大王的最后一句言,老臣在九泉之下保佑大王战胜刘邦,再振西楚雄威。“项羽看完范增遗书,悲痛欲绝,立刻觉察到是自己中了刘邦计谋。他对自己贸然怀疑范增,不听虞姬之劝,不去查明真实情况而断然否决范增,以至于他惨死归途,心下深感后悔。
但是现在一切都已是悔之晚矣,范增已经死了,项羽失去这唯一智襄,犹若孤舟航海,失去舵手,对他与刘邦争霸天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可以这样说,项羽的事业至此就开始走向衰败了!
想到自己中了刘邦的离间计,以致迫走范增,项羽就悔恨交加,对刘邦只恼怒得咬牙切齿,发誓一定要亲自拿下刘邦人头,以补偿自己过失,用攻破荥阳的胜利告慰范增的灵魂。
他已经是完全忘却自己与刘邦许下五年不杀刘邦的承诺了。
他现在是怒火中烧,只巴不得把刘邦碎尸万段。
汉营中的刘邦听说项羽中计逼死范增的喜讯后,不由欣喜若狂,对项思龙道:“项大哥神机妙算,离间计果也成功!现在项羽只怕是有若气疯了的狗般哓哓大吆吧!”项思龙却是肃然无意道:“邦弟不要得意过早,项羽也因自己之失致使范增病死,定会对邦弟恨之入骨,必然也会采取更加凶猛的攻势进攻荥阳,咱们不可得意忘形。而应更加提高警惕,严阵以待,以防楚军攻城!”刘邦听了,顿敛笑容,不安道:“那咱们该怎么办?”项思龙道:“自是坚持守城,待看局势而变了!”刘邦心畏项羽,只好应从项思龙之言。
楚军又开始向荥阳发动进攻了。
漫山遍野都是盔军鲜明,兵戈闪亮,士气高昂的楚军。
他们都知范增被汉军施离间计害死,心中悲愤愧疚把满腔怒火都发泄在了汉军身上。
对他们主公项羽过失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项羽也猜出离间计定是项思龙为刘邦出的主意,对项思龙也产生了强烈的仇视心理。
“这一
第(2/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