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七零年代养猪日常 第27节

第(3/4)节
像是想到了什么,打算给自己找点其他事做,转移一下学习英语的苦!

    于是,她找沈毓学习刺绣……

    当她第n次被针刺到手指,再低头看到自己绣得四不像的作品时,她深吸了一口气,好好好!惹到我你算是踢到棉花啦!

    第031章

    与在g省过得水深火热的苏耀云不同, 宋臻此刻心情十分好。

    只见他拿着电话和电话另一头的人说着一大串俄语,语气带着尊敬。电话那头不知道说了什么,最后宋臻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十分诚恳地和对方道谢。

    而站在一旁的严老见他这样便知道事情大概是成了, 顾不得国际话费的昂贵了,也接过宋臻手里的电话和对方唠两句。

    “斯米尔诺夫先生, 非常感谢您的慷慨相助, 我们会永远感谢您!”

    斯米尔诺夫也就是宋臻当初在苏联留学的老师,也是苏联农学研究的老教授,对宋臻是极为欣赏的。

    对方听到严老这番言论, 朗声笑道:“不必客气, 宋和我说你们有了这个设备,你们的化肥技术将有更大的突破,种植技术也会向前迈进一步。等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华国参观一番,到你们的田里去看看!瞧瞧他所言是不是真的。”

    严老也哈哈大笑,“欢迎您过来,到时候我们带您尝尝我们华国种植出来的食物, 品味我们华国的美食。”

    显然,两位老人家都相信虽然眼下中苏关系已经覆上一层阴霾,但早晚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青天的。

    宋臻见两人挂了电话后,立刻道:“斯米尔诺夫先生说他会拜托他的学生从德国给我们挑生产质量最好的设备。”

    严老满意点头,德国人向来以工艺制作严谨出名, 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得十分严格, 做出来的东西也十分耐用。不枉费他们费劲心思地跑关系。

    其实, 想买到设备不难, 但想买到好设备难!70年代的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从发达国家购买到落后或劣质技术和设备。

    偏生你花了大价钱还当了冤大头却没办法找人说理!遇到这种事简直像是吃了老鼠屎一样恶心得不行。

    严老道:“那咱赶紧和上面的人汇报, 让他们赶紧准备好合同云云的,这事一天没彻底办妥,我那颗心就一直悬着啊。”

    宋臻也知道他的意思,且不说当下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而且国内的外汇储备十分有限,对外贸管控得又十分严格,更要考虑交通海关问题。过程十分繁琐,中间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纰漏都会前功尽弃。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宋臻也立马着手准备工作了。

    不过,等他终于处理完这件事后,也是几天后了。上面的人只让他们回去等结果,宋臻和严老也知道到了这个环节只能靠自己等。他们收拾下行李,准备返回h省。

    不过,宋臻在回去之前,想回家看看。平时工作忙一年半载不回家一次,这会儿人就在京市再不回家看看老父亲老母亲那就说不过去了。

    彼时,军区大院的宋宅里,宋夫人也抱着小孙孙稀罕地不行,不仅如此还要和丈夫时不时拉踩小儿子两句。

    “那玉我让人送过去也快一个月了吧,啥个结果也不和家里人说一说。我随手丢个小石子到河里都能溅起点水花,那

    么好的一块翡翠给他,愣是没听个响啊。”

    “生儿子不如生块叉烧!”

    “还是我的小孙孙好啊。乖孙你可千万别和你叔学!”

    小小的宋正阳正忙不迭地从果盘里叉起水果放到奶奶嘴里,那叫一个贴心,身体力行地告诉奶奶儿子是不是叉烧另说,但孙砸绝对是贴心小棉袄!

    宋明德听着夫人的抱怨,无奈放下手中的报纸,温声问道:“你不是说打电话给李勇军那口子问问情况?”

    宋夫人摆摆手,无奈道:“上次打过一次,发现占线就没打了。后来,你小儿子不是也打电话过来说拿块玉送人吗?我这不是想着很快有结果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