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6节

第(3/4)节
道秋荷院,碧鸳迎面便问:“是从你老爷那头过来的?”

    玉漏想着婚事她帮了大忙,不觉亲近,笑盈盈答应了声,搀住她踅进罩屏,“姑妈榻上坐,我给姑妈磕头。”

    碧鸳受了她的礼,打发丫头去瀹茶,“镜儿怎的没和你一道来?”

    “老爷叫着他外头会客去了,听说是户部的两位大人。”

    碧鸳捻着多宝串叫她榻上来坐,“你老爷见天会客?”

    “听丫头说是,成日不是有人请出去,就是有人到家来拜。下月要回京去,只怕外头听见了,应酬愈发多。”

    碧鸳面上浮起些惆怅,脸半垂下去,叹道:“下月就走了——行李都打点了没有?”

    玉漏窥着她的侧脸,心下疑惑,怎么这兄妹俩又像要好又像不要好的样子?她句句照实说:“老爷说不急,走前两三日再收拾,他也不要另买什么东西,太太问要不要卖些南京的特产捎回去,他也不要。”

    碧鸳又是一叹,有丝幽怨的意味,“他那个人离家惯了,没什么思乡情绪。这也难怪,我们都算是在京城长大的,也说不清哪头才是家乡。”

    玉漏不知该如何接话,只好沉默了一下,转而提起那副头面,“该拿来还给姑妈的。”

    “说是送你的,又要你还什么?”她摇了摇手,不仅不在意,仿佛连这类话也懒得说,转头还是问二老爷的话,“他成日应酬,吃酒不吃?”

    玉漏哪里晓得,她又不在跟前,只得摇头笑道:“这个倒不大清楚,不过这两日见他都精神着,不像烂醉过的样子。”

    碧鸳微微仰起面孔来笑,眼睛望到对过的观音画上,有几点崇拜的光彩,“人家也不敢灌他,都知道他不大爱吃酒,稍微劝两句,他不吃也就罢了。官场上都晓得他的脾气,说一不二的,脸一板下来,谁都怕。他对你板过脸色不曾?”

    玉漏摇摇头,“没有。老爷也没和我讲过几句话,总是公公儿媳妇,不好说那样多。不过我今日给他磕头时,他说犯不着日日去磕头,有个敬意就行。”

    “那他待你还是和气。”碧鸳少不得也待她格外和气起来,趁那丫头端上茶来,便吩咐,“叫厨房多烧几样菜,三爷三奶奶都在这里吃。”

    第67章 经霜老(o六)

    午饭时碧鸳特地打发丫头去请池镜过这边来吃,丫头去时正赶上外头客散,池邑外头还有应酬,池镜先送他回房换衣裳,丫头先独自回来。

    碧鸳便问那丫头:“两位大人都走了?”

    “才刚走,不过二老爷外头又有人请,这会正赶着回房换衣裳呢。”

    碧鸳向玉漏笑了笑,“你看你老爷,就是这样忙,都快走了也不得在家清静几日。”想了想,又忍不住问那丫头:“你去时老爷在跟前?”

    “在跟前。”

    “那他可说了什么不曾?”

    丫头摇摇头,“没说什么,只跟三爷说:‘既请你,你就早过去,别叫你姑妈久等。’”

    碧鸳听后把脸半垂下来,温情沉默地笑了会。玉漏在旁看着,越看越觉得异样,又不问什么,只格外留心起来。不一时池镜过来吃午饭,果不其然碧鸳又问了他好些池邑的话,事无钜细,忽地想起什么来就要问。

    吃毕晚饭出来,玉漏因问池镜:“姑妈既然记挂着老爷的事,怎么从不见她到老爷跟前去呢?”

    池镜轻飘飘地道:“老太太不许。”

    “为什么老太太不许?”

    这些年池镜心里早有了猜测,不过不好明说,一来别人的事他一向不大关心,二来这样的事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平添是非,难道说出来还要问谁个罪名不成?

    因此只哼了一声,“老太太的心思谁知道?姑妈是她亲生的女儿,她大概是怕两位老爷和姑妈走得近了,哄着姑妈诓骗她老人家什么吧。”

    这倒是老太太的性子,何况听池镜的语气也不大留意这些事,玉漏虽还有些疑心,也没好再多问,和他双双回房换过衣裳,下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