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4节

第(3/4)节
看,报纸上确实有说日军到了南京城外,消息不过是只字片语,还没有日本人在江阴一个村一个村屠杀的消息多。

    叶应澜想着,就像梦里的书上跟实际还是有一些偏差的,书里只是提了南京,兴许不会有像星洲一样的屠杀。

    即便是这么想,她没有了卿卿我我的旖旎,把他的来信收了起来,看着自己写的信,她也收了起来,锁进了抽屉里。

    第82章

    叶应澜原本认为余嘉鸿到了香港安排一下就能回来,没想到要在那里再住一段日子。

    这次去香港前,也没说要去国内,在香港,哪怕自家开百货公司,衣服也很少有挑选了,只能凑合给他买了几身,如果还要待很久,那衣服不够了。

    还有内衣,家里女工虽然也给做了,也是他的尺寸,这人就喜欢反复穿她做的那些。

    叶应澜晚上也不看机械书了,裁剪了给他做了贴身衣物。

    第二天,她找了时间去百货公司,给余嘉鸿挑衣服。星洲天气炎热,百货公司也会上市冬装,是给那些出远门的人准备的。

    叶应澜给他选了几身毛呢料的西装,又挑了两件羊毛背心,香港冬天也不太冷,这样御寒也就够了。

    回到家里,把衣服整理放进皮箱,这回是真要叫轮船公司的人带过去到了,她能在里面放情书。可看着报纸上南京的战事,再也没了那些儿女情长,她坐下提笔,称呼就是“嘉鸿”二字,信中内容只是让他当心身体,好好照顾自己。

    她把箱子交给公公,让轮船公司带给余嘉鸿。

    到了车行,律师过来说和那个日本人的官司即将开庭,叶应澜至今没有听见那个日本人有什么动作,并没有像公公说的那样,自杀或者他杀,她的店员也在黄爷的保护下,一家子也平安。

    叶应澜甚至怀疑,那个日本人或许就是一个想要买车的人,因为日军在中国战场的胜利,让这些人也跟着嚣张了起来。

    接下去的几天,车行里无论是职员还是客人都在讨论南京,上海打掉了中国大部分的精锐,南京的溃败比想象中要快得多。从看到南京沦陷的消息之后,报纸上关于南京的消息多,却没多少价值,最有价值的一句是:“日军进入南京后扫荡了一切中国的新闻报社,切断了一切与外界的电讯,现在没有人知道南京城里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在等,等新的消息,巴望日军能有点人性,但是从宝山到苏州到无锡到江阴到镇江到扬州,他们一路对着难民挥刀,这种可能性又渺茫。

    哪怕梦里书中,只是提了南京,书里对星洲大屠杀描写细致,那是一个血红的炼狱,看书的时候,秀玉绝望到想问地狱究竟有几层,为何十八层下还有十九层?书里说星洲大屠杀堪比南京,可见南京的屠杀比星洲还要残酷。

    叶应澜还在反复翻阅报纸,中文、英文,甚至马来文,她不希望那些消息出现。

    终于在十二月十九日,一份英文报刊转载了《纽约时报》的新闻。

    标题:“所有俘虏均遭屠杀”,副题:“日军在南京制造恐怖,平民也遭杀害”的报道。

    文章里说:“日军在南京城内大规模的打砸破坏等暴行被揭露后,已难获得中国人民及在华外国人士之尊重和信任。日军占领并控制南京城后,日军在南京展开大规模地暴行,掠夺抢劫,屠杀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大量战俘以及有军人体征的健壮男性惨遭杀戮……”

    同日晚上,其他报纸也刊登了其他撤离出来的战地记者报道:“江边早已‘积尸过膝’。这种疯狂的场面,在南京陷落后的这几天,已成为这个城市特有的景象……”

    这样的消息传到南洋,华侨如何能忍?人们走上了街道,举着纸旗和横幅要求日本停止战争,停止暴行。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日本从明治时代就开始定下的策略,开始用了这么多年教育和动员,在入侵东北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之后,怎么可能停止战争?残暴的杀戮机器怎么会停止?

    作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