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0节

第(2/3)节
子。

    又过了一个时辰,今日仍要值守的严玉絮才姗姗来迟。

    一家人都各有各的事忙,虽说都在京城之内,细细算来,能都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少之又少。

    一年到头的次数,一双手绝对数得过来,所以大家都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

    家宴的大桌上,满满当当十数个菜色,都是家中老小爱吃的。

    不远处的厅堂角落,一只狗儿和两只狸奴,也在对着自己的小碗埋头苦吃。

    九月和十六早在多年前便因寿数到了,寿终正寝,被严之默和姚灼亲手埋在了院子里的花树下。

    现在家中养的,是它们两个的后代。

    不仅伯府里有,严玉龙和严玉絮的小家里也有。

    有时一个晃神,仿佛在那里蹦蹦跳跳的,还是当年的九月和十六。

    吃罢晚饭,一家子人去院子里赏月。

    院子四周回廊,皆挂了一圈精美的灯笼。

    严玉龙与杨泉都是读书人,赏月饮酒,兴之所至,玩起了联诗游戏。

    严玉絮同嫂嫂倪氏一向十分聊得来,严之默听了一耳朵,发现两人已经从月色聊到了孩子,又从孩子聊到了棍法。

    一时间,他与姚灼两人相对无言。

    不禁开始担心起两个小孙孙的屁股。

    想及此,朝再远一点的院子正中望去。

    灯火辉映中,孙女和小外孙正手牵手,玩着只有小孩子才明白的过家家游戏。

    严之默眼角带笑的看了一会儿,惬意地喝了一口桂花茶,转而又往姚灼的唇边递了一块桂花米糕。

    两人的躺椅挨在一处,头抵着头,絮絮说着家事与小话。

    皓月当空,清辉满院。夫郎在侧,子孙绕膝。

    严之默与此刻觉得,过往种种,都像只是为了此刻的团圆。

    作者有话说:

    1、本章所提及的官制,大致参考明朝

    2、之后就是最后一个番外了,开更古穿今现代篇~依旧是日常向,过过小日子

    第124章

    在严玉龙和严玉絮还小时,两个孩子就展现出了足够的聪颖。

    那时,严之默与姚灼关于未来的规划,想得甚好。

    两个孩子,大可将来一个继承爵位,一个继承家中生意。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早早退休,去游山玩水。

    没想到两个孩子的才能与志向,远比他们过去设想的更加优秀与远大。

    最后这个看似十分妥当完善的想法,就这么落了空。

    事已至此,只好改变计划。

    幸而在子承父业这件事上,严之默实际执念不深。

    这个时代,仍是帝王□□,讲究一个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生意做得再大又如何,后代一时不察,说不定就要招来祸事。

    如今他为这个时代能做的事,差不多就做尽了。

    眼见至少太平盛世还能安稳绵延两代人,身后事如何,不妨还是交给命运。

    加之,自从创业之初时,严之默就十分注重培养人才。

    方二娘、姜越、白大山这几人,如今都在各地铺子及工坊中坐镇,用现代的话讲,已是高管级别了。

    方老三家里的两个儿子,最早跟着父亲一同管理石坎村后山的小蜡园。

    后来年岁渐长,显露出不俗的能力,也被严之默提拔起来。

    最早这一批“自己人”,也在严之默的要求下,非常注重人才的遴选。

    不问出身,只看品行与能力。

    现今严灼记像个架构完整的大型集团,严之默只需要把我这艘巨轮的前进方向,许多细节,已经不需要过问。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严玉龙与倪氏的女儿出生后。

    小女不仅在抓周时,先抓了一杆毛笔,后又抓了一把金算盘,还从小就显露出很强的术算能力。

    小小年纪,就能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