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五章上兵伐谋

第(2/3)节
此言,虽听来刺耳,但却句句切中要害,王宫大殿中一阵阵粗重的喘息过后,又渐渐安静下来。

    “人有痼疾,安得讳疾忌医也!”赵太后苍老的声音慢悠悠地想起,好像刚刚从亡国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大将军料来欲做赵国良医,有何药方,但开无妨?”

    威望日隆的赵太后有此一言,举殿群臣顿时心中一凛,忙正色听讲,心想:“且听这‘天赋大才’的马服子,到底有何良策兴我大赵!”

    “赵括谢过太后!”赵括冲着赵太后坦诚地一拱手,接着便是长策大谋如江河直下:“赵括之谋划有二,其一固本北向。当此之时,我赵国当奖励耕战,力行军功爵法,振奋国人耕战之雄心!假以时日,囊括匈奴之草原于我大赵疆土,以农牧之利滋养赵国。若得如此,三年之期我大赵必将兵精粮足,雄视天下!”

    “各位且看,此处乃我赵国云中、雁门、代地三郡,由李牧大将军驻守,以备匈奴之患。”赵括神采飞扬,意气风地指着沙盘介绍道。

    随着赵括茅竹教鞭的指引,众人的目光顿时被吸引过去。大将军李牧听到赵括说起自己,心神一震,忙定神望去。只见北边三郡之山川、河流、草原、峡谷,竟被赵括标识得栩栩如生。

    “北方匈奴,水草丰美,大有可为的之地也!”赵括指点着长城以北匈奴草原,一时间雄心万丈。赵国胡服骑射鬓至今已历数十年,赵国臣僚们对胡地不若中原列国那般排斥。熟悉匈奴的李牧,更是对北地草原的价值明了于心。

    此时李牧与匈奴互通商贸,兵与商队同时双管齐下的政策,但赵国欲向匈奴扩张,李牧却感觉力不从心。靠着自己的二十万大军,能对匈奴造成威慑,保证其不敢轻易南顾,已是大功一件,李牧想象不出赵括还能有什么妙计。李牧望了望赵括一脸肆意绽放的自信,心想:“这‘天赋奇才’的马服子,又有何等妙策?”

    “我赵国欲求伸展,当选北方草原,赵括愿携手大将军李牧为国拓边。暴秦有关中、巴蜀两座粮仓,我赵国再添得匈奴草原,将如虎添翼,来日争雄暴秦当不再话下!”赵括望着赵太后,慷慨激昂地陈述道。

    “好!”赵括的英姿勃感染了大殿群臣,顿时一声大赞响起。那些虽军职显赫但爵位空空的武将听到赵括说起“军功爵”那赞呼之声更是响亮。

    “大将军第二策却是如何?”少年心性的赵王丹急迫一声,适才赵括的第一策已让赵王丹那冷冷的鲜血有沸腾起来,此时急切想知道赵括这第二策作何谋划。

    大将军赵括从容一笑:“其二,韬光养晦以和列国,亲和三晋,远交大楚。”赵括话音未落,教鞭一转指向了沙盘中赵国西南部边防。

    “秦国亡我大赵之心不死,括料定近两三年内,秦国欲东出,当先灭东周、再占野王,一举掐断上党守军与中原的联系。若秦国占据野王城,恰如有了粮草中转囤积之城,来日秦赵大决已占得先机。”

    “哦——”上将军廉颇一声高呼,心中的疑惑顿时冲口而出“马服子对这秦**国大事、大军动向为何说得这么肯定?是否马服子又料敌先机之能?”上将军廉颇一时别不过劲来,这大将军三个字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

    赵括淡然一笑,对廉颇如此称呼自己并未在意,但廉颇老将军的问题却难住了赵括。赵括总不能说这是从太史公书上看来的吧?若赵括如此说法,非被这殿中2佰来号大臣当做妖怪打死不可。

    赵括满脸堆着浅浅的笑意,努力掩饰着自己的尴尬,内里的心思却在不停地转动。这到底如何解释是好?说秦国与赵国对决,必取此地,那秦国为何不先灭掉韩国?

    刹那间,穿越男赵括心头灵光一闪:“上将军,括出此言一者据秦赵大决之势断定;二者括略通文王卦。”

    “文王卦?”上将军廉颇抬间,望向赵括的眼神中满是问号,显然廉颇对阴阳方家之说颇为不屑。

    “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易之学与圣人老子阴阳二气之说脉理相通,实则天地间之大道也!”在廉颇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