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55节

第(2/3)节
者既然是潜入藩地的刺客,必然人数不多,八人就算不是全部,也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王妃遇刺之后,豫王应该是大肆清理了整个藩地,琢磨出这些的官员,从中感觉到了来自豫王的怒气。

    但豫王果然不知晓这八人是谁派去藩地的?

    他们不信。

    这么大的事,审不出就不审了?还将人都杀掉?豫王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骗骗小孩子罢了,官员们是不可能相信的。

    太师道:“王妃可安好?”

    聂平摇头:“不知。”

    太师脸上一闪冷意,豫王派来的人却对所有事一概不知,不用想着就是豫王的态度,对于朝廷,豫王显然有所保留,而他这种“保留”已经十分清晰地展现给朝廷看,让朝廷知晓豫王的怒气并未平息。

    豫王妃的种种可能很难打听到了。

    太师不说话,旁边的中书省官员却得到了暗示,准备上前询问聂平,谁知他还没开口,聂平已经道:“正因为什么都没查到,王爷才命末将前来京中,请求皇上为豫王府做主,抓住刺客的幕后主使。”

    “除此之外,王妃被刺,藩地如今也不安稳,王爷不得不回到藩地坐镇,着实自顾不暇,王爷请朝廷另派将领带兵前去捉拿相王。”

    也就是说,豫王撒手不管了,后面相王要做什么,准备做什么,全然与藩地无关。

    这下大殿中的官员坐不住了,三个中书省官员互相看看,都从彼此眼睛中瞧出了茫然。

    相王和太师联手对付豫王,豫王未必不知晓,豫王还肯下场,是因为豫王也想借此拿下太师。

    豫王会如此,少不了小皇帝的支持,但小皇帝的心思不能搬到明面上来。

    这次豫王败了,小皇帝也就丧失了最后的机会,以后就只能任由太师摆布。

    现在豫王突然要撤了,那么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太师党几乎不战自胜。要知道眼下的情势对于小皇帝和豫王可是一片大好的,豫王何以就此放弃?

    一道光芒从中书省官员脑海中闪过,他们几乎同时得到了答案,那八个刺客或许是皇帝派去的。

    因此豫王才会被惹怒,准备放弃与小皇帝的同盟。

    中书省官员小心翼翼地看向太师。

    太师是不是早就知晓?豫王和小皇帝之间突然起的嫌隙,与太师有没有关系?

    萧旻是不可能拿出主意的,年幼的他,还没将整桩事捋清楚。

    所以还是太师开口道:“八个刺客已死,豫王要朝廷如何审案?”

    聂平再次躬身:“我们掌握了一些与这些刺客有关的内情,我们王爷说,这样的刺客一日不除,大齐内政一日不得安稳,我们在藩地追查这些刺客,也算有些经验,王爷派我们入京,就是要配合朝廷,继续追查刺客余党,只要将刺客余党拿到,就不难顺藤摸瓜,让一切真相大白。”

    众人总算明白了,豫王派人入京根本不是献什么人头,而是前来兴师问罪的。

    太师没有拒绝聂平:“刺杀豫王妃非同小可,朝廷自然要严查,藩地果然有什么证据和线索,可以前往大

    理寺。”

    也就是说,中书省愿意出具文书,命大理寺配合查案。

    太师说完特意看向萧旻:“微臣如此处置,皇上以为如何?”

    一道稚嫩的声音从萧旻口中传出:“理应如此,就照太师说的下旨。”

    聂平说的是两件事,查案是最重要的,因此即便太师对派兵马捉拿相王之事一字未提,聂平也没有揪住不放,而是顺着太师的意思行礼告退。

    等聂平离开,太师也向萧旻躬身:“皇上,现在看来只有抓住其余刺客,找到幕后主使,才能安抚豫王,豫王的封地就在西北边疆,此地非同小可,不容有失,还请皇上在与豫王的书信中多加施恩。”

    多加施恩的意思就是以兄弟之情,稳住豫王的情绪。

    萧旻道:“朕即刻就给阿
第(2/3)节
推荐书籍: